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873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5343.0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是在温度18-30℃,相对湿度65-100%,无光照的环境下,利用粪蚊、蕈蚊、蚤蝇等双翅目害虫人工饲养捕食螨的方法。具体操作首先是将地下球茎、根茎作物作为双翅目害虫的食物,切块放入饲养容器内;接入双翅目害虫,经7-14d的繁殖,再接入光滑巨螯螨;饲养每间隔14-21d后更换底部被取食的残渣并添加新鲜的地下球茎、根茎作物,饲养14-49d后,达到光滑巨螯螨的大量饲养。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高效、实用的方法生产光滑巨螯螨,本方法饲养方法还可应用到其他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以及厉螨科Laelapidae等捕食性螨类的饲养。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6167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071847.3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其灭菌的饲养介质接入饲料螨进行培养,当饲料螨达50-500头/克时接入囊螨,投放比例为1∶5到1∶50,饲养容器湿度控制在65%-95%间;饲养容器外界温度范围在18-35℃间、湿度控制在60-95%间;当饲养容器中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即可分装出厂进行防治应用;当害虫发生且密度低于2头/叶时,可用网袋或布袋分装后布置在防治区内,或直接撒放在作物上,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为1∶15到1∶100。该方法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解决使用农药所带来的害虫再增猖獗、残留加重等问题。

    一种螨类保种培养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9098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89232.9

    申请日:2007-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螨类保种的培养基,是在带有棉花塞的透明容器内加入水、广谱性杀菌剂经热溶后结冻的琼脂平面或斜面培养基,培养基中还可加入糖类、淀粉、纤维素、果胶、蛋白、酵母粉等有机物单体或含多种单体的混合物或自然产物。该培养基其优点:(1)降低受其他螨类或病菌污染的机会,(2)有利于建立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捕食螨种群,(3)把它装入透明的容器中便于观察。同时以琼脂等制作成斜面培养基,作为粉螨Acaridae或果螨Carpoglyphidae的栖息依附材料和食料,培育粉螨或果螨作为捕食螨的饲料,饲养捕食螨。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873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235343.0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是在温度18 ‑ 30℃,相对湿度65 ‑ 100%,无光照的环境下,利用粪蚊、蕈蚊、蚤蝇等双翅目害虫人工饲养捕食螨的方法。具体操作首先是将地下球茎、根茎作物作为双翅目害虫的食物,切块放入饲养容器内;接入双翅目害虫,经7 ‑ 14 d的繁殖,再接入光滑巨螯螨;饲养每间隔14‑21 d后更换底部被取食的残渣并添加新鲜的地下球茎、根茎作物,饲养14‑49 d后,达到光滑巨螯螨的大量饲养。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高效、实用的方法生产光滑巨螯螨,本方法饲养方法还可应用到其他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以及厉螨科Laelapidae等捕食性螨类的饲养。

    捕食螨母种保育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9097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89231.4

    申请日:2007-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捕食螨母种保育方法,其在带有棉花塞透明容器的琼脂平面或斜面培养基上,接种约30只非捕食性螨作为饲料螨,再接入1只怀孕(躯体膨大)的雌捕食螨,包扎管口并标记;将接种好的容器放在适宜螨生长的环境中,培养50-60天,之后按照上述接种方法进行转接种,以后如此反复每50-60天转接种一次即可达到保种的目的。采用上述保种方法:可降低受其他螨类或病菌污染的机会,有利于建立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捕食螨种群,保持捕食螨的优良特性,同时便于观察控制种群的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