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0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71596.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多拷贝酵母生物合成芋螺毒素的方法。本发明将进行过密码子偏爱性优化人工合成的芋螺毒素基因,通过编码蛋白酶切位点的碱基对连接,从而形成串联多拷贝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带有sfGFP筛选信号的表达载体,转入酵母后获得表达芋螺毒素的酵母工程菌,制备芋螺毒素。本发明采用的多拷贝串联表达技术能较为有效的提高酵母表达芋螺毒素的产量,并且对芋螺毒素的生物活性无显著影响,安全性极高,所得到的表达产物可用于制备治疗神经性等疾病的潜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62166.8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中国水仙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植物材料预处理、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侵染液制备、农杆菌侵染、共培养和筛选培养以及GUS染色检测。本发明以中国水仙子房为转化材料,通过农杆菌类型和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及卡那霉素浓度的优化,建立了中国水仙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且转化效率高,为中国水仙种植资源创制及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16458.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微藻细胞油脂含量的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含有该基因的生物材料在提高细胞油脂含量、种质资源改良、生物柴油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该基因转化三角褐指藻后的转基因微藻细胞中油脂含量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对提高和改良微藻油脂成份、培育高油脂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1416458.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9/14 , C12N15/55 , C12N15/82 , C12N15/74 , C12N1/13 , C12N1/21 , C12P7/6463 , C12P7/649 , C12R1/89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微藻细胞油脂含量的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含有该基因的生物材料在提高细胞油脂含量、种质资源改良、生物柴油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该基因转化三角褐指藻后的转基因微藻细胞中油脂含量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对提高和改良微藻油脂成份、培育高油脂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7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685519.0
申请日:2019-07-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表达芋螺毒素的生物学制备方法。将芋螺毒素成熟肽基因按照毕赤酵母对遗传密码子偏爱性优化,人工合成的成熟肽基因,将其克隆至带有sfGFP的表达载体,转入酵母后获得表达芋螺毒素的酵母工程菌,制备芋螺毒素。本发明采用的酵母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芋螺毒素,安全性极高,表达产物可用于神经性等疾病潜在药物,具有生产成本较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51895.1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动物废弃物为原料同时制备生物柴油和动物饲料的原位转化方法,其使用的动物废弃物不需经过油脂提取和精炼纯化等前处理,即可同时制备生物柴油和动物饲料。具体为:先将清洗后的动物废弃物干燥,然后匀浆或粉碎,再加入助溶剂和硫酸-甲醇溶液,然后进行原位转酯化反应;完成后静置,将获得的下层相进行过滤,得到的废渣经过清洗、干燥等处理后制得动物饲料;对上层相进行水洗,除去杂质后再经浓缩、干燥等处理即可得生物柴油。本发明不仅可以节约传统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的提油和精炼等成本,制备较高纯度的生物柴油,还可同时生产具有较高粗蛋白含量的动物饲料副产品,为动物源生物柴油的生产开发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65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391345.3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诱导同源重组无标记载体质粒及其应用,所述的质粒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应用点特异重组的逆反应系统,可将质粒定位地插入目标基因组,并通过温度诱导同源重组酶的表达,使得原有质粒载体中用于转化子筛选的抗生素基因切除,由此构建植物特异性状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一类小amiRNA的载体,避免转基因植物携带对人类不利的抗生素基因对生态环境的可能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0705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362467.0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毛竹二乙烯基还原酶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黄和绿两种叶色毛竹实生苗中进行大量基因表达筛选鉴定,发现编码二乙烯基还原酶蛋白的基因在黄叶实生苗中缺失,提供一种来源于毛竹中的二乙烯基还原酶蛋白编码基因及其氨基酸序列,目的用于在毛竹实生苗中鉴定黄绿叶色突变体,提升毛竹实生苗的育种品质,鉴定高品质毛竹实生苗用于生产实践和工厂造林,提高毛竹竹材品质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62166.8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中国水仙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植物材料预处理、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侵染液制备、农杆菌侵染、共培养和筛选培养以及GUS染色检测。本发明以中国水仙子房为转化材料,通过农杆菌类型和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及卡那霉素浓度的优化,建立了中国水仙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且转化效率高,为中国水仙种植资源创制及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416464.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水稻分蘖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将OsVHA-A基因在水稻中沉默表达,在水稻分蘖芽形成时期,促进了水稻分蘖芽的伸长;在水稻成熟期,水稻分蘖数显著增加,为高产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提供新途径,另外,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资源和重组质粒制备方法,对于水稻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