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渣制备生物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1785.1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渣制备生物炭方法,以茶叶渣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并过60目筛,放入烘箱干燥。将干燥的茶渣在管式炉的500℃、N2条件下热解120min,冷却后研磨得到生物炭。将上述生物炭材料与饱和KOH溶液充分混合9h,干燥冷却后研磨在700℃、N2下热解120min,取出后研磨,用水和0.1mol/L盐酸反复水洗及酸洗至接近中性,最后干燥得到活化后的生物炭材料。活化后的生物炭表面有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为768.07m2/g,与未活化的双草醚相比,比表面积提高了143.56倍。同时,对除草剂双草醚进行吸附测定,结果表明其活化的茶渣生物炭对双草醚具有很好的效果,与未活化的生物炭相比,其吸附能力提高了7.76倍。

    一种对致病疫霉具抗菌活性的提取液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6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197718.3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致病疫霉具抗菌活性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香菇采摘后的培养基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废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干燥、粉碎,加入水高温处理后得到菌糠水提取液。菌糠水提取液直接用于添加到培养马铃薯致病疫霉的黑麦培养基中,生产步骤简单,既拓宽了菌糠的应用范围,也为马铃薯晚疫病原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结果显示,菌糠提取液能显著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生长,当提取液浓度为6.25%时,抑菌率接近100%,且培养前期的抑制效果更强。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其对菌丝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作用。本发明所得到的提取液对紫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较强地抑制了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病原菌的生长。

    一种以茶叶浸取液为原料制备纳米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41811.0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茶叶浸取液为原料制备纳米银的方法,以体积比为1.5:1的茶叶浸取液和0.08mol/L的AgNO3作为合成纳米银原料,通过植物还原法,将茶叶浸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的反应液置于40℃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反应2h;离心收集所得到的纳米银,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所得到的纳米银进行粒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以茶叶浸取液为原料制备的纳米银为小颗粒状形貌,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它的平均尺寸为15.41nm,电位为‑13.91±0.89mV,在水中的平均粒径为773.49nm。

    利用茶渣制备生物炭材料的方法及其在农药吸附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00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40382.5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茶渣制备生物炭材料的方法及其在农药吸附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茶渣作为原料,将其烘干处理后,再对其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将粉碎处理获得的物料进行筛选处理后,获得预处理茶渣;(2)将预处理茶渣置于650~750℃环境下进行热解处理110~130min,其中,热解处理过程中还持续通入保护气体,令预处理茶渣在保护气体氛围下热解处理,物料冷却后,获得热解物料;(3)将热解物料进行研磨处理,制得茶渣生物炭材料;本方案茶渣生物炭材料合成简便,原料来源简单,价格低廉,绿色环保,比表面积大、社会经济效益高和较强吸附力的特点;同时还拓展了茶渣废弃物的应用,为茶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