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42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355285.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除草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百香果土壤中筛选的抑草真菌。分别以莴苣(菊科)、稗草(禾本科)和狼尾巴草(禾本科)为受体,对该真菌菌株发酵液的抑草能力进行生物测试,发现其对两种受体的根长和株高都有很强的抑制率。发酵液中检测到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水杨酸和肉桂酸具有抑草作用的酚酸。并把该菌株命名为FJ‑01‑BXG‑08。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都表明该菌株为Aspergillus sydowii(聚多曲霉属)中的一员,为首次从桉树土壤中筛选强抑草真菌聚多曲霉属(Aspergillus sydowii)。
-
公开(公告)号:CN106665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39097.7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阿魏酸含量评定水稻化感作用诱导效率的方法,其是先将水稻幼苗经系列浓度稗草种植液诱导后,分别测定所得水稻叶片浸提液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与叶片浸提液中阿魏酸含量,再根据两者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所得回归方程判定水稻化感作用诱导效率的强弱。本发明在研究发现化感水稻叶片浸提液对莴苣根长抑制率与其中阿魏酸的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建立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式,以实现通过对叶片浸提液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而达到快速评价水稻化感作用诱导效率的目的,其可有效解决目前采用生测法评定水稻化感作用诱导效率费时费力、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具有良好推广前景,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
公开(公告)号:CN10657787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1083122.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稗草种植液中提取的具有提高水稻化感作用的诱导物质,其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ADS8对稗草种植液进行吸附分离,获得所述具有提高水稻化感作用的诱导物质;该诱导物质为非极性混合物,其中含有酰胺类、吲哚类、酚类、多环类、醇类化合物,其可显著提高水稻的化感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7787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83122.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稗草种植液中提取的具有提高水稻化感作用的诱导物质,其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ADS8对稗草种植液进行吸附分离,获得所述具有提高水稻化感作用的诱导物质;该诱导物质为非极性混合物,其中含有酰胺类、吲哚类、酚类、多环类、醇类化合物,其可显著提高水稻的化感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5285.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除草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百香果土壤中筛选的抑草真菌。分别以莴苣(菊科)、稗草(禾本科)和狼尾巴草(禾本科)为受体,对该真菌菌株发酵液的抑草能力进行生物测试,发现其对两种受体的根长和株高都有很强的抑制率。发酵液中检测到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水杨酸和肉桂酸具有抑草作用的酚酸。并把该菌株命名为FJ‑01‑BXG ‑08。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都表明该菌株为Aspergillus sydowii(聚多曲霉属)中的一员,为首次从桉树土壤中筛选强抑草真菌聚多曲霉属(Aspergillus sydowii)。
-
公开(公告)号:CN107079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89049.7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除草剂流域,特别涉及一种强抑草作用真菌用作除草剂的方法;所述抑草真菌为黑曲霉属HQM1菌株,该方法包括菌株发酵培养、发酵液稀释以及灌根处理等步骤。本发明分别以莴苣(菊科)、狼尾巴(禾本科)和紫花苜蓿(豆科)为受体,对该真菌菌株发酵液的抑草能力进行生物测试,发现其对两种受体的根长和株高都有很强的抑制率。将该真菌用于抑草具有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在土壤中无残留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