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3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703333.4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溶磷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菌株:水稻溶磷菌Acinetobactersp.X2,可使水稻发芽率提高31.8%‑38.1%;处理间水稻株高、根干重、总根长、地上部干重和地上部鲜重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提高水稻的产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有助于稳定或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3333.4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溶磷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菌株:水稻溶磷菌Acinetobactersp.X2,可使水稻发芽率提高31.8%‑38.1%;处理间水稻株高、根干重、总根长、地上部干重和地上部鲜重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提高水稻的产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有助于稳定或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644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83623.2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栽培铁皮石斛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宜铁皮石斛的林下栽培地点、基质的选择、铁皮石斛的选择和定植、林下栽培铁皮石斛、铁皮石斛营养液配制、施肥。本发明将定植着铁皮石斛的提篮置于薄膜自封袋内培养;铁皮石斛在全封闭条件下完成培养过程,切断了植物与室外空气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接触。不会有病虫害和重金属污染,可以大大改善铁皮石斛的品质。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每月一次浇灌营养液,每半年施一次缓释肥外,不需要任何的操作,从而降低了人工栽培成本;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投资少,适合在南方的高海拔山区推广,使农民“不砍树也致富”,实现生态环境受保护、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双赢。
-
公开(公告)号:CN1073094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10575066.7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甘多糖制备纳米银复合粒子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余甘多糖的制备和纳米银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粒子抑菌实验测得抑菌圈直径大小为27.9±0.01mm,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制备的AgNPs制备工艺绿色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83428.X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栽培金线莲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宜金线莲的林下栽培地点、基质的选择、金线莲的选择和定植、林下栽培金线莲、金线莲营养液配制、施肥。本发明将定植篮装在塑料薄膜袋中,放在林荫下全封闭培养。薄膜袋两侧具有若干个气孔,便于薄膜袋内外空气的交换,又能保持薄膜袋内的空气湿度,简单又方便。全封闭培养,切断了植物与外界空气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接触。不再靠天吃饭,不会有病虫害,也能够避免重金属污染。本发明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每月一次的更换营养液,面上施缓释肥半年一次外,不需要任何的操作,不仅降低了人工栽培成本,还可以大大改善金线莲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为合理开发金线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21327.6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及其作物促生应用,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M 2024471。本发明所述菌株可使水稻发芽率提高23.3%‑30%;分泌生长素,使水稻根系发达,根干重增加49.5%‑64.2%,总根长增加40.7%‑59.4%;帮助根吸收营养,促进水稻生长,使水稻株高增加6.7%‑27.7%,地上部干重增加33.2%‑82.8%;可分泌IAA浓度为14.3mg/L。在提高水稻的产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有助于稳定或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30943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75066.7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甘多糖制备纳米银复合粒子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余甘多糖的制备和纳米银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粒子抑菌实验测得抑菌圈直径大小为27.9±0.01mm,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制备的AgNPs制备工艺绿色可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