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微小茎尖体内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8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07566.6

    申请日:2023-11-29

    Inventor: 曾黎辉 罗怡 李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果树繁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百香果微小茎尖体内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砧木及接穗;(2)微小茎尖体内嫁接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在抗氧化溶液的配合下,用注射器针头作手术刀,先对砧木茎上做1×0.5mm的纵向矩形嫁接切口,再从接穗上切取小于1mm的茎尖并移至嫁接切口处定位,砧木去顶并固定茎尖后将嫁接苗移栽至基质中,完成微小茎尖体内嫁接;(3)嫁接后管理。本发明创新了微小茎尖体内嫁接技术,无需无菌条件,解决了微小茎尖固定不稳、易失水、难以与砧木充分结合等问题,从而实现小于1mm茎尖的体内嫁接,提高成活率,并达到脱毒的效果,为百香果脱毒苗繁育奠定基础。

    一种金线莲多倍体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3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14573.0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线莲多倍体诱导方法,采用诱导剂准备,茎段预培养处理、诱导剂浸泡处理、筛选培养等步骤。本发明使得染色体加倍诱导效率更高,有效改良了秋水仙素诱导导致的外植体低成活率现象,低浓度诱导剂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植株更加健康高效的生长,也可以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

    一种无需组织培养的发根农杆菌介导百香果毛状根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1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88158.3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百香果“无需组织培养”的毛状根遗传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转的目的载体转入发根农杆菌的感受态细胞中,挑取阳性菌株经培养后提取菌体,利用培养基重悬所述菌体至OD值为0.6‑1.2,静置4h得菌悬液;将百香果切去根部后完全浸入所述菌悬液中真空浸润15‑30min;共培养:将浸润后的植物材料扦插于育苗盘中,移至人工气候室内培养,生成毛状细根。本发明只需要4‑6周即可获得大量转基因发根。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一步法免组培方式大大减少了组培的繁琐流程;采用切根的幼苗作为植物材料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品种限制;具备操作简单、成本低、通量高、周期短等优点。

    一种金线莲多倍体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312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414573.0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线莲多倍体诱导方法,采用诱导剂准备,茎段预培养处理、诱导剂浸泡处理、筛选培养等步骤。本发明使得染色体加倍诱导效率更高,有效改良了秋水仙素诱导导致的外植体低成活率现象,低浓度诱导剂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植株更加健康高效的生长,也可以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

    以幼嫩花葶作为中国水仙快繁和转基因的外植体

    公开(公告)号:CN10184321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10164410.1

    申请日:2010-05-06

    Inventor: 曾黎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幼嫩花葶作为中国水仙离体快繁和转基因的外植体,使用中国水仙鳞茎中未抽蕾的幼嫩花葶作为离体快繁和转基因的外植体材料。本发明的培养方式为:取花葶发育长于1.5cm的未抽蕾的花球;将幼嫩花葶下半部白色部分切成1-1.5mm薄片,形态学上端朝上放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光照培养,光照时间12-16h·d-1,培养温度23-25℃。本发明利用花葶进行离体快繁,具有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可用于优良种球的快速繁殖。本发明取材方便,材料来源多,消毒建立无菌系容易,外植体具有高频率的再生能力,培养30天后不定芽分化率达95%以上,分化系数超过8,能替代目前使用的鳞茎盘作为转基因和快繁的外植体,克服使用鳞茎盘存在的消毒困难,转基因效率低的问题。

    以幼嫩花葶作为中国水仙快繁和转基因的外植体

    公开(公告)号:CN10184321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64410.1

    申请日:2010-05-06

    Inventor: 曾黎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幼嫩花葶作为中国水仙离体快繁和转基因的外植体,使用中国水仙鳞茎中未抽蕾的幼嫩花葶作为离体快繁和转基因的外植体材料。本发明的培养方式为:取花葶发育长于1.5cm的未抽蕾的花球;将幼嫩花葶下半部白色部分切成1-1.5mm薄片,形态学上端朝上放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光照培养,光照时间12-16h·d-1,培养温度23-25℃。本发明利用花葶进行离体快繁,具有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可用于优良种球的快速繁殖。本发明取材方便,材料来源多,消毒建立无菌系容易,外植体具有高频率的再生能力,培养30天后不定芽分化率达95%以上,分化系数超过8,能替代目前使用的鳞茎盘作为转基因和快繁的外植体,克服使用鳞茎盘存在的消毒困难,转基因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百香果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666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106774.4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百香果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方法,包括无菌外植体的大量快速获取、离体快繁方法,遗传转化方法。本发明采用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有效改良了百香果遗传转化中外植体大量褐化死亡的现象,其中离体快繁培养基低浓度植物生长调剂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植株更加健康高效的生长,也可以降低生产中的成本。

    一种金线莲长期离体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417775.9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线莲长期离体保存方法,属于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领域。与组织培养结合,通过对金线莲培养基营养成分进行单一改变——添加淀粉,达到长期离体保存的效果,保存环境在常温下即可满足,且保存时间长,效果稳定,无毒害,是一条经济、简便、有效的金线莲种质资源保存途径,为金线莲的良种培育奠定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