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15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060104.1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实现隐蔽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隐蔽通信模型上加入智能反射面,构建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模型;根据窃听者处的检测错误概率和期望接收用户处的中断概率,构建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联合优化传输功率和智能反射面的相位和振幅,从而最小化期望用户传输中断概率,最大化窃听者检测错误的概率。本发明有效增强隐蔽通信的性能,提高了无线通信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9115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0104.1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实现隐蔽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隐蔽通信模型上加入智能反射面,构建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模型;根据窃听者处的检测错误概率和期望接收用户处的中断概率,构建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联合优化传输功率和智能反射面的相位和振幅,从而最小化期望用户传输中断概率,最大化窃听者检测错误的概率。本发明有效增强隐蔽通信的性能,提高了无线通信的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887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0906.2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频变阵列和方向调制实现保护区的无线安全方法。在应用随机频变阵列进行无线安全传输的基础上,考虑简化路径衰减模型并研究发射端要将窃听者推离多远就可以保证其与合法用户之间的信息安全传输;借助方向调制技术,通过引入合法用户的方向角和距离信息对发射的隐私信号的初始相位进行调整,使得合法用户能更好的接收相应的隐私信号信息;引入非零保密容量来保证预定安全等级的信息安全传输;运用正确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系统实现安全传输所要达到的最小距离。本发明添加简化的路径衰减模型,并能实现建立以发射端为中心的安全区域以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保证隐私信号到达合法用户的安全性能并且不被窃听者窃听。
-
公开(公告)号:CN1128879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060906.2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频变阵列和方向调制实现保护区的无线安全方法。在应用随机频变阵列进行无线安全传输的基础上,考虑简化路径衰减模型并研究发射端要将窃听者推离多远就可以保证其与合法用户之间的信息安全传输;借助方向调制技术,通过引入合法用户的方向角和距离信息对发射的隐私信号的初始相位进行调整,使得合法用户能更好的接收相应的隐私信号信息;引入非零保密容量来保证预定安全等级的信息安全传输;运用正确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系统实现安全传输所要达到的最小距离。本发明添加简化的路径衰减模型,并能实现建立以发射端为中心的安全区域以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保证隐私信号到达合法用户的安全性能并且不被窃听者窃听。
-
公开(公告)号:CN112738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5930.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进制相移键控重复编码实现隐蔽通信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发送端使用重复码的编码方案,利用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发射信号,在信道上叠加加性高斯白噪声向量;当发送端固定发送的总功率,在其使用或者不使用交织器时,窃听端分别在这两种情况下检测信号,判断发送端是否发送信息;分析得到在一定的隐蔽约束条件下增加重复码长度对窃听方端做出正确判断的准确性的影响;接收端在满足隐蔽约束的条件下解码,判断重复码长度与隐蔽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本发明证明了信道编码对隐蔽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为信道编码在隐蔽通信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