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4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83742.4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应用。该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包括:顶部电极、底部电极以及电活性菌全细胞生物膜,所述电活性菌全细胞生物膜一侧表面与所述顶部电极贴合连接,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底部电极贴合连接。该装置能够持续的利用空气湿气产生0~0.4伏的开路电压和0~0.3微安的负载电流(外接电阻为500千欧),具有无污染、清洁、可持续、发电条件几乎不受限等特点,可应用于电器供电或大型发电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实际应用的技术潜力。

    一种特异蛋白修饰的矿物生物膜促进生物电合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6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55175.4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蛋白修饰的矿物生物膜促进生物电合成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特异蛋白修饰的磁性矿物与电活性微生物快速结合,并用磁铁将其吸至阴极生成矿物生物膜,从而促进生物电合成;其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生物电合成条件易于控制,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潜力。

    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39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6175.6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化学转化领域,特别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包括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中设置有阳极和天然光敏剂,所述阴极室中设置有阴极并接种有微生物与非金属光敏剂结合形成的杂化体,所述阳极室光敏剂和阴极室杂化体沉积于电极上或离散分布于电极室中。本发明的微生物光电化学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辐射的全光谱吸收,具有优异的光生电子和空穴产生和利用能力,可应用于水质净化、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合成等领域。

    一种特异蛋白修饰的矿物生物膜促进生物电合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6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1055175.4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蛋白修饰的矿物生物膜促进生物电合成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特异蛋白修饰的磁性矿物与电活性微生物快速结合,并用磁铁将其吸至阴极生成矿物生物膜,从而促进生物电合成;其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生物电合成条件易于控制,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潜力。

    一种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4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483742.4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应用。该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包括:顶部电极、底部电极以及电活性菌全细胞生物膜,所述电活性菌全细胞生物膜一侧表面与所述顶部电极贴合连接,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底部电极贴合连接。该装置能够持续的利用空气湿气产生0~0.4伏的开路电压和0~0.3微安的负载电流(外接电阻为500千欧),具有无污染、清洁、可持续、发电条件几乎不受限等特点,可应用于电器供电或大型发电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实际应用的技术潜力。

    一种以微生物膜为组件的蒸发发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625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24297.5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微生物膜为组件的蒸发发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蒸发发电装置,蒸发发电装置包括微生物膜、衬底、下电极和上电极;微生物膜在衬底表面;下电极和上电极设置在微生物膜的底部和顶部两端。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密度更高的蒸发发电装置。该微生物膜蒸发发电装置,实现了较大的电输出功率密度,相较之前的水伏发电研究工作,有高出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提升。该蒸发发电装置可以持续利用液态水或醇溶液的蒸发过程进行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高能可持续、有液态水或醇溶液即产电等特点。本发明可应用于电器供电或日常发电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实际应用的技术潜力。

    一种过渡金属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37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55193.2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过渡金属强化半导体与光电微生物相结合及提高其生物光催化产能的效果,提供了一种促进半导体材料与菌相结合,提高微生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新方法;本发明的强化方法简单,能利用的过渡金属广,可适应于多种微生物光催化产能,具有较高的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潜力。

    一种过渡金属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37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055193.2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过渡金属强化半导体与光电微生物相结合及提高其生物光催化产能的效果,提供了一种促进半导体材料与菌相结合,提高微生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新方法;本发明的强化方法简单,能利用的过渡金属广,可适应于多种微生物光催化产能,具有较高的经济、能源和环境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