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8811.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河型狭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考虑圆弧滑动隆起时对侧土体与支护结构产生阻挡作用,引入地形相关因素坡角与临河距离,以及河流水位变动对基坑产生作用力与渗透力四个参数到传统计算方法中,得到临河型狭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计算结果。其中坑外土体中上部土体坡角与临河距离,以及河流水位变动对基坑产生作用力、渗透力。其中坑外土体中上部土体坡角与临河距离两个参数为了反映计算临河型狭窄基坑坑外土体地形不平整问题,弥补传统方法未考虑坑外地形因素的缺陷。其中河流水位变动对基坑产生作用力、渗透力两个参数为了反映计算临河型狭窄基坑受到坑外河流影响问题,弥补传统方法未考虑坑外河流影响因素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78441.9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粘滑特征滑坡的位移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待测滑坡的计算参数;步骤S2:获取待测滑坡监测点的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地下水位以及坡体表层的体积含水率参数;步骤S3:基于步骤S1和步骤S2获取的参数,计算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无限边坡的雨水入渗情况,以及计算湿润锋的运移深度;步骤S4:建立有效降雨量与地下水位波动关系,并计算孔隙水压力;步骤S5:根据孔隙水压力,构建无限粘塑性边坡模型,并计算滑坡位移速率。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粘滑特征滑坡的位移预测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2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151400.4
申请日:2020-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淤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浚淤泥绿色环保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良剂主要由凹凸棒土、过磷酸钙、生化黄腐酸、半水石膏、矿渣微粉、水泥和激发剂组成。本发明制得的淤泥改良剂原料易得、制备简易、运输便捷、施工简单、绿色环保,无需对疏浚淤泥进行前期机械脱水,避免使用专门的场地和脱水机械,原料中含矿渣微粉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符合以废治废生态环保理念。改良后土壤呈弱碱性,土壤中含有一定量养分,实现了疏浚淤泥向绿色种植基的生态化绿色改良,满足了对边坡工程、路基工程和市政绿化的种植基供应需求,对促进固废无害化、环境绿色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46948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910045718.5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向凹凸无筋镶嵌与中深孔崩矿两步骤协同充填采矿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矿房与矿柱,在每个所述矿房中布置一步骤采场,在每个所述矿柱中布置二步骤采场,所述盘区采用两步骤协同开采,第一步骤回采一步骤采场,第二步骤回采二步骤采场;(2)在所述盘区设置无轨辅助斜坡道采准系统;(3)所述一步骤采场回采;(4)所述二步骤采场的回采;(5)通过分段联络平巷连接各个水平分层联络道,最终整个所述盘区的回采完成。本发明不仅自稳特性好,开采安全性高,而且生产能力大,采矿效率高,资源损失率低,贫化率小,采场结构简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47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673547.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土体电导性能的土质滑坡基质吸力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土体电导性能的非饱和残积土基质吸力测量方法的计算公式:2)获取通过室内土坡降雨实验测得的非饱和土电导率‑含水率曲线实测数据;3)获取通过室内土坡降雨实验测得的非饱和土含水率‑基质吸力曲线实测数据;4)将测得的非饱和土电导率数据和非饱和土基质吸力数据代入该计算公式进行拟合,得到饱和度指数和拟合参数;5)将得到的饱和度指数和拟合参数代入该计算公式,得到土体的电导率‑基质吸力模型;对于非饱和土体,将其电导率代入所述电导率‑基质吸力模型,即求出土体基质吸力。该方法及系统有利于便捷、有效地测量土体基质吸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64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575066.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台风暴雨条件下土体崩解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模拟台风暴雨实验装置、量测装置、集液槽和用于放置土体试样的放样网板,模拟台风暴雨实验装置包括高位水箱、控制阀、流量计、配水管、配水支管网和多个洒水喷头,高位水箱经配水管连接配水支管网,各洒水喷头分布于配水支管网上,以在洒水时模拟降雨,控制阀和流量计设于配水管上,放样网板位于洒水范围内且通过吊绳吊设于实验支架下,量测装置的采集单元设于吊绳上,以采集土体试样的变化数据,集液槽位于放样网板下侧,以收集实验过程中土体试样崩解产生的土壤与水的混合液体。该实验装置及方法有利于模拟台风暴雨条件,揭示土体崩解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9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53232.4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饱和土体电导率的浅层降雨型滑坡预警方法,具体包括:根据现场勘察确定滑坡范围,通过试验确定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监测站,将含水率、电导率、基质吸力和温度数据上传到监测云平台;根据监测数据建立VG模型、电导率‑含水率关系模型和电导率‑基质吸力关系模型;推导基于土体电导率的降雨型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再根据所得结果对比预警指标实现监测预警。本发明从水文、电导、温度、力学、滑坡机理等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降雨诱发型滑坡的动态演化过程,揭示了滑坡内土壤在水‑电‑力学性质间的联系,从土壤电学的角度观察了降雨诱发型滑坡的发生机理,为滑坡监测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56)对比文件豆红强.降雨入渗—重分布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第8期),第33-34页.Ruimin Chen等.Prediction of MatrixSuction of Unsaturated Granite ResidualSoil Slope Based on ElectricalConductivity .Frontiers in EarthScience.2022,第10卷第1-15页.付宏渊等.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关键问题与研究进展.中国公路学报.2018,第31卷(第2期),第1-14页.
-
公开(公告)号:CN10975105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043081.6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向凹凸无筋镶嵌连续分层充填采矿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矿体划分为阶段,阶段在高度方向上划分成多层中段;(2)在矿房中布置一步骤采场,在矿柱中布置二步骤采场,每5~7个房柱采场构成一个盘区;(3)采用脉外无轨采准系统,各中段的中心进路和上、下部两翼矿体的采下矿石通过转层联络道转运至盘区溜井,完成采场出矿过程;(4)各层中段的采场由中心进路、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构成,完成盘区矿房的一步骤采场各层矿体的回采工作,在一步骤采场充填体的侧向保护下,回采盘区矿柱的二步骤采场。采用本发明充填采矿法具有盘区采场生产能力大,出矿时间短,开采安全性高,资源损失小,采充工艺循环接替合理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11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045122.5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台阶七步形成凹凸无筋镶嵌结构的充填采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目标矿体划分出大中段矿体、小中段矿体、第一分层以及第二分层;(2)采场外部形成无轨辅助斜坡道采准系统;(3)在所述小中段矿体内,回采第一个台阶矿体、第二台阶中心进路矿体以及第三台阶矿体;(4)对所述第一分层的凹形采场空区进行全尾砂胶结充填;(5)对所述第二分层的凸形采场空区进行全尾砂胶结充填;(6)循环以上开采与充填工艺过程,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完成大中段矿体内各个小中段矿体的回采。本发明不仅开采安全性高,充填体自稳特性好,矿山资源贫化损失小,而且采充工艺循环接茬有序,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75606.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灾害特征数据多源自适应采集与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和监测系统,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终端和多种传感器,所述多种传感器包括雨量传感器、渗压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深部位移计、地表位移计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各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监测区域相应位置上,并分别与采集终端连接,以采集并上传监测数据,所述采集终端内设有无线传输模块,以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上传给监测系统;该系统及方法有利于对监测区域内的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自适应采集,减少资源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