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1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2718.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ni‑LED背光分区色彩错序扫描方法,对背光区域进行分区色彩调制,实现背光大分区色彩错序显示;将背光模组分为M×N个背光大分区,每个背光大分区内含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每个背光子分区搭载一个RGB三基色亮度分别可调的Mini‑LED光源;液晶显示的一帧画面包含四个子帧,每个背光大分区在每个子帧内仅点亮R、G、B或W四种颜色中的一种;单个子帧内,每行、列方向上的每个背光大分区的点亮颜色分别按照RGBW的顺序依次点亮;因此,同一背光大分区在四个子帧周期内按照RGBW的色彩顺序实现时间混色,同时相邻的背光大分区的色彩也相互交错。该方法通过背光分区色彩的时间和空间错序方式,降低了液晶显示器中的色彩分离现象,提升了显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8068.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互补色减帧和分区调色技术的显示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互补色实现显示白平衡原理,通过空间混色将RGB三基色中的任意两色进行混合,然后利用时间混色原理混合剩下的第三种基色光实现白光,达到显示降帧目的;同时,区别于传统的直下式背光的动态分区调光技术,将分区内各个三基色光源分别按照分区所对应的图像信号进行色彩调制,在每个分区内同时实现亮度和颜色的调制。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实现背光的分区调色,而且降低了原有场序三子帧刷新方式对于显示器帧率的高要求;该方法是液晶显示实现超高分辨率、超高灰阶和亮度的有效方式。
-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8039.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ini‑LED背光的液晶分区调色系统及其分区扫描方法,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整个背光按照水平方向划分为若干个行方向大分区,每个行方向大分区内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子分区。液晶分区调色系统通过时间混色原理实现背光子分区上亮度和颜色信息的分别调制;且每个行方向背光大分区之间采用并行或串行的扫描方式。与传统的分区调光方式不同,本发明的液晶分区调色系统和背光分区扫描技术,不仅可以在背光各个分区上实现亮度的调制,更能实现颜色的调制。该发明是一种实现液晶显示器具备超高分辨率和超高灰阶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2719.1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基色Mini‑LED背光的低色差液晶背光子分区调色方法,该方法将整个液晶背光模组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背光子分区,每个背光子分区内包含一个RGB三基色亮度可调的Mini‑LED光源;背光子分区在一个子帧内同时点亮三基色中的两种颜色并组合出新的颜色,使得其在三个子帧显示的新色彩在CIE1931色度图上的距离变短,有利于减少相邻两子帧显示色彩的色差;同时,通过对每个背光子分区显示色彩的单独调制,实现了对背光子分区上的颜色和亮度信息的双重调制,即低色差液晶分区调色技术。这与只能在背光子分区实现亮度调节的传统液晶分区调光技术有着显著区别,同时可以大幅缓解传统的场序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出现的色彩分离现象,提高显示画质和图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2712.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ini‑LED背光的超大色域液晶分区调色方法,将液晶背光模组分为若干个背光子分区,每个背光子分区相互独立且内部包含一个m种基色分别可调的Mini‑LED光源,其中3<m≤6;根据时间混色原理和液晶背光分区方法,分别调节背光子分区内光源所对应的m种基色的灰度值,实现背光子分区内亮度和颜色信息的分别调制。该方法液晶显示器的超大色域,同时实现了背光分区的亮度和颜色信息的双重调制,即液晶分区调色。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4411.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分区调色的光学腔组件,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上规律性地排布着等大小和间距的黑矩阵阵列,背光分区内的三基色可调光源与带黑矩阵的扩散片构成一种无物理格栅、可约束光斑形状的光学腔结构;其中,光学腔与背光分区一一对应,且扩散片上的黑矩阵单元尺寸与背光分区的大小相一致;通过评估扩散片的出光效果,调控并确定出光学腔结构中扩散片与光源的距离h、黑矩阵单元的形状、结构以及具体参数。应用本技术方案可提高背光分区内颜色、亮度的均匀性,且减少背光分区之间的光线颜色和亮度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505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6802.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52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跨步卷积和上下文的轻量化小目标检测方法,以YOLOv8s作为基线网络,引入无跨步卷积多重特征融合模块NSC‑MFFM、C‑Cot模块和GhostConv模块对YOLOv8s进行优化:以NSC‑MFFM代替YOLOv8s中的常规卷积;添加一个更浅层的检测分支,并去掉最深层的检测分支,使用C‑Cot模块作为YOLOv8s的检测层;引入GhostConv模块用以减少模型参数数量。其能够在提高小目标检测性能的同时对YOLOv8s进行轻量化改进,以满足端到端的工业部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