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74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4684.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3B9/00 , B03D1/02 , B03D1/018 , B03D101/00 , B03D101/02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菱镁矿酸触发‑流态化分选方法,该方法在固液流化床分选装置中进行。菱镁矿与酸反应产生CO2气泡过程中,其表观比重会减小,继而增大菱镁矿与非碳酸盐矿物的比重差异。当菱镁矿与非碳酸盐矿物同时与液固流化床内的上升酸性水流相遇时,两类矿物的比重差异增大,菱镁矿借助气泡和上升水流的共同作用实现与非碳酸盐矿物的分离。该方法能有效解决菱镁矿与非碳酸盐矿物因密度差异小、表面性质相近而造成的分离困难问题,可达到提高选矿分选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4740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4677.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3B5/62 , B03B9/00 , B03D1/018 , B03D1/02 , B03D101/00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解石酸触发‑水力浮选方法,该方法在干扰床水力分选装置中实现。主要利用方解石能与酸溶液反应会生成CO2气泡的特性。产生气泡的过程中,气泡与方解石形成气—固联合体,方解石表观比重降低,而非碳酸盐矿物表观比重几乎不变,两类矿物表观比重差异增大,最后通过干扰床水力分选机使两种矿物分离。该方法能有效解决方解石与非碳酸盐矿物因密度差异小、表面性质相近而造成的分离困难问题,可达到提高选矿分选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474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0071.3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3D1/002 , B03D101/00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氟离子促进异极矿硫化浮选的方法,其具体是在异极矿的硫化浮选过程中加入氟化剂,利用氟离子对异极矿表面进行腐蚀,使其表面的Si脱离,进而使被Si掩盖住的Zn暴露出来,从而增加异极矿与硫化剂的反应活性位点,提高异极矿表面吸附捕收剂的能力,最终提高异极矿的回收率。本发明方法能有效改善异极矿因矿物表面硫化反应位点Zn含量少而导致硫化效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异极矿的硫化浮选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74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1750.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3B5/62 , B03D1/018 , B03D1/02 , B03D101/00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镁矿酸触发‑螺旋溜槽预选方法,其是将含菱镁矿的原矿经破碎、脱泥后,与含表面活性剂的酸性溶液反应,利用菱镁矿会与酸反应产生CO2的特性,使其表观比重减小,进而增大菱镁矿与硅酸盐矿物的比重差异,从而利用常规螺旋溜槽预选装置即可实现菱镁矿与硅酸盐矿物的分离。本发明能有效解决菱镁矿与硅酸盐矿物因密度差异小、表面性质相近而造成的分离困难的问题,达到提高选矿预选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439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57183.7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3D1/018 , B03D1/02 , B04C9/00 , B03D101/02 , B03D101/06 , B03D101/00 , B03D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矿石酸触发‑旋流器脱镁的方法,在搅拌槽内将磷矿石与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20‑40%的矿浆,轻度搅拌过程中加入硫酸溶液至pH值2‑5,然后迅速通过泵给入到旋流器中,进行旋流器分选,白云石从旋流器溢流口排出成为尾矿,而磷矿石则通过底部排出成为低镁磷比的磷精矿。本发明选别工艺流程,其流程简单,与传统的正反浮选相比,具有分选精度高,选别指标好,生产能力大等特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