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蜂窝孔结构的钙基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0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67437.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蜂窝孔结构的钙基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储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是以钙盐与锰、铁、钴、铝、镁等金属盐的混合液作为前驱体溶液,以加热预处理后的聚苯乙烯作模板,通过浸渍,沉淀剂转化,抽滤,烘干及煅烧,以最终制得所述具有蜂窝孔结构的钙基储热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无需特殊设备和苛刻条件、可操作性强,且制备的钙基储热材料具有超薄骨架、比表面积大、厚度和孔径大小可调、形貌结构可控等优点,且其通过过渡元素掺杂可防止烧结,提高蜂窝孔结构骨架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抗烧结纳米钙基储能材料的双模板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4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0379.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烧结纳米钙基储能材料的双模板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热化学储能领域。其是先将双组分模板剂溶于超纯水制成溶液,并将钙前体、交联剂及金属化合物置于超纯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搅拌混合,经加热、烘干、研磨及分步煅烧,制得所述抗烧结纳米钙基储能材料。本发明通过双组分模板剂的使用,在材料中引入发达的孔隙并形成有纳米粒子支撑的传质通道,这可加快CO2的传质、提高材料热化学储能的稳定性及储能密度;同时,引入具有协同作用的吸光活性金属极大提高了钙基材料在全光谱的吸收能力,使其可直接吸收太阳能以实现热化学储能循环,而且加快了CO2吸附、抵抗烧结,因而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生物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876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386765.1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生物玻璃粉末进行氨基化表面改性,提高其表面活性位点,并合成了双端带有苯甲醛基的聚乙二醇(DFPEG),将其作为凝胶因子交联生物玻璃/壳聚糖复合溶液,可快速制备获得生物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该方法简单高效,所用原料价廉易得。所制备的生物玻璃/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伤口缺损的修补、药物控制缓释、生长因子和细胞培养等生物医用领域。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快速制备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有蜂窝孔结构的钙基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0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567437.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蜂窝孔结构的钙基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储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是以钙盐与锰、铁、钴、铝、镁等金属盐的混合液作为前驱体溶液,以加热预处理后的聚苯乙烯作模板,通过浸渍,沉淀剂转化,抽滤,烘干及煅烧,以最终制得所述具有蜂窝孔结构的钙基储热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无需特殊设备和苛刻条件、可操作性强,且制备的钙基储热材料具有超薄骨架、比表面积大、厚度和孔径大小可调、形貌结构可控等优点,且其通过过渡元素掺杂可防止烧结,提高蜂窝孔结构骨架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结合金属的噻吩基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663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06462.2

    申请日:2022-09-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金属的噻吩基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结合金属的噻吩基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为:负载金属的四氨基卟啉(金属为Fe、Co、Ni、Cu或Zn)与2,2,‑联噻吩‑5,5,‑二甲醛(以下称为BD)、2,5‑噻吩二甲醛或苯并[1,2‑b:4,5‑b’]二噻吩‑2,6‑二甲醛以溶剂热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的网状多孔聚合物材料,由于金属卟啉基团与噻吩基团组成D‑A结构,加快电子传输速率,通过实验证明此噻吩基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CoTAPP‑BD)具有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性能,CO产量在‑0.8V(vs.RHE)达到最高,为0.64mol/mg。

    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2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76693.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其是利用三聚氯氰的水解将龙脑、富马酸单甲酯合成一种同时具备抗菌和防霉等特点的复合抗菌剂,再利用壳聚糖上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作为中间桥梁将抗菌剂接枝到聚丙烯无纺布上,经抗菌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抗菌防霉聚丙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均具有99%以上的抗菌效果,对黑曲霉菌也具有较强的抗粘附性能。

    一种磁性自愈性生物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878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384018.4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自愈性生物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生物玻璃粉末进行氨基化表面改性,提高其表面活性位点;同时制备在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的Fe3O4@SiO2复合磁性粉末;并合成了双端带有苯甲醛基的聚乙二醇(DFPEG),将其作为凝胶因子交联生物玻璃/壳聚糖复合溶液,可快速制备获得具有稳定磁性自愈性的生物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该方法简单高效,磁性自愈性效果稳定,所用原料价廉易得。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能够被驱动改变位置,可应用于伤口缺损的智能修补、药物控制缓释、生长因子输运和细胞培养等新型智能生物医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