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04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810404738.2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B01J27/043 , C10G4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铁氧化合物经过硫化‑氧化反应,在该过程中铁氧化合物与铁硫化合物晶相经历重构和转化、铁氧化合物的晶胞也经历收缩和膨胀,进而造成原本结构稳定的铁氧化合物结晶颗粒变得疏松并崩裂,产生大量纳米铁化合物,该纳米铁化合物亲硫性好,极易被硫化。同时,该纳米铁化合物表面覆盖一层非极性的单质硫层,该单质硫层不仅能阻碍纳米铁化合物颗粒间的团聚长大,大大提高了其分散性,而且可以利用物质间存在的相似相容特性,使纳米铁化合物高度分散在非极性的油品中,大大提高了加氢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46502.1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包括核壳结构Ru-Ba-A,所述核壳结构Ru-Ba-A包括作为内核的钌纳米粒子及依次包裹于所述内核上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为钡纳米粒子,所述第二外壳为金属氧化物。本发明提供的钌系氨合成催化剂,通过采用上述核壳结构Ru-Ba-A,将内核钌纳米粒子由内到外依次用钡纳米粒子和金属氧化物包围,有效防止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钌纳米粒子发生团聚,避免钌纳米粒子与金属氧化物直接接触,且钡纳米粒子作为电子助剂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特别是在以煤制气合成氨的体系中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8619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586019.2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10 , B01J23/887 , C10G47/12 , C10G4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002 , B01J23/10 , B01J23/8872 , B01J23/8873 , B01J37/0201 , B01J37/031 , B01J37/088 , B01J2523/00 , C10G45/08 , C10G47/12 , C10G2300/70 , C10G2400/02 , B01J2523/22 , B01J2523/31 , B01J2523/3706 , B01J2523/3712 , B01J2523/36 , B01J2523/3737 , B01J252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加氢催化剂以稀土元素掺杂的类水滑石经焙烧后的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利用稀土元素合理调控载体表面的酸碱性位点,一则利用这些酸碱性位点,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分散程度,提高了轻质油收率;二则利用这些酸碱性位点,改变了载体表面的微环境,提供一种利于催化生成汽油的微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99869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274003.9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32/00 , B01J23/28 , B01J23/30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745 , C10G4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劣质油加氢催化剂载体,采用经改性处理的天然铝土矿,即通过先将天然铝土矿在空气氛围中进行高温焙烧处理,再浸入酸液中进行酸处理后制得,上述处理使得天然铝土矿中本身含有的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铁得以纯化并提高其晶化程度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裂化和加氢性能的含铝、硅和铁催化剂载体,同时经处理的天然铝土矿酸活性中心重新分布,比表面积和孔容显著增大。经本发明方法改性处理的铝土矿,不仅优化了结构中的孔道和孔径分布,并且将其作为劣质油加氢催化剂载体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对劣质油中沥青质和胶质等大分子的加氢转化性能,进而在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同时有利于提高轻质馏分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5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58374.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C01C1/0411 , C01B3/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自热重整后的气态烃为原料的等压制氨工艺,该工艺通过使气态烃在氧化剂和蒸汽存在下发生自热重整转化,由此可省略一段转化炉的设置,并且制得的合成气压力接近于氨合成压力,也省去了合成气压缩机,而后将制得的合成气依次在第一钌基催化剂和第二钌基催化剂存在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氨合成反应,通过先后两级反应的配合,大幅提高了氢氮的转化率及氨收率,使得出口气中的氨浓度达到20.5~22.8%,不仅收率高且波动小,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1432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7360.6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渣油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以及基于该载体的催化剂,其中所述载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分别称取质量比为1:4-1:8的高岭土原土和扩孔剂并混合均匀,在氮气、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气体氛围中、500-8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扩孔处理1-8h;(2)对完成步骤(1)中扩孔处理的产物进行酸洗、水洗后,在100-150℃下进行干燥,即得所述渣油加氢催化剂的载体。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载体的孔径较大,其中半径为50-80nm的孔占孔总数的70%以上,比表面积可达120-220m2/g,在对重油或渣油进行加氢反应时,有利于沥青质的迅速扩散传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10111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1194462.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49/02 , C10G47/02 , C10G47/04 , B01J23/745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羟基金属氧化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包括以下步骤:在超重力条件下,将Fe2+金属盐溶液和碱溶液混合,同时,使氧气与反应液进行逆向接触,得反应混合浆液;将所述反应混合浆液进行气液分离,所得液体在搅拌和鼓泡氧化的条件下陈化,制得含有羟基氧化铁的悬浊液;将所述悬浊液进行液固分离,固相经洗涤、烘干,得到羟基氢氧化铁。本发明将超重力反应沉淀过程与鼓泡陈化过程选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把晶核生成和晶核生长过程分开。通过调节鼓泡陈化的温度、时间、搅拌程度参数来控制晶核生长的环境。优选能够制备得到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的羟基氧化铁,具有平均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粒径分布均匀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1762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325686.5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 B01J23/6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氨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对空气进行深冷空分,得到氮气和氧气,氧气与天然气进行纯氧自热转化,得到含CO和H2的混合气;2)对混合气进行电解水分离,得到氢气;3)将氢气与氮气混合成合成氨原料气,并将其在装填铁基催化剂的第一氨合成塔中进行一级氨合成,合成压力为5‑7MPa;4)从所述第一氨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进入装填钌基催化剂的第二氨合成塔中进行二级氨合成,合成压力为4‑6MPa。本发明将氨合成过程分成两段,在特定压力、特定种类的催化剂、特定氢氮比的原料气下进行,不但满足了合成氨工艺要求、保证工艺平稳运行,还提高了氨合成塔出口氨净值以及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560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357116.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以钌为活性组分、钐和钽为助剂、氮掺杂的镁铝水滑石的焙烧产物为载体,载体中尖晶石相的存在能够提高载体的抗水合性能,而剩余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固熔体部分则可确保载体依然具有足够大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结构且孔半径分布于介孔范围内,再加之载体中掺杂的氮元素,不仅能增大载体表面的电子密度和碱性活性位点,而且还能使活性组分钌更牢固、更多量地负载于载体上;并且钽能活化氮气解离,钐可起到抑制氢气毒害的作用,上述各组分的配合有利于氨的合成,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低压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1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357644.X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 B01J27/24 , B01J23/648 , B01J23/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压氨合成工艺,该工艺采用氨合成循环气和前工序来的新鲜H2和N2的混合气作为原料气,依次在第一钌基催化剂和第二钌基催化剂存在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氨合成反应,通过先后两级反应的配合,大幅提高了氢氮的转化率及氨收率,使得出口气中的氨净值达到19.5~21.5%,不仅收率高且波动小;本发明的整个工序简单、操作压力低、氨净值高,大幅节约了合成氨的整体工艺流程和设备投入,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