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283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198172.4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冠火蔓延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FARSITE林火蔓延模拟引擎估算树冠火的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及蔓延速度等;接着采用粒子系统建立火和烟的粒子系统;其次建立树木三维模型,把树木模型种植于三维地形景观上,形成虚拟森林环境;然后利用可编程管线,自定义模型各个器官的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并采用纹理与颜色混合以及Alpha透明纹理的方法;最后设置模拟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时间步长和空间分辨率,估算树冠火行为和火场边界,从而动态模拟树冠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动态变化过程。本发明以真三维直观的形式模拟树冠火的蔓延过程,可应用于辅助灭火决策、科普教育、动画、游戏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83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8172.4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冠火蔓延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FARSITE林火蔓延模拟引擎估算树冠火的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及蔓延速度等;接着采用粒子系统建立火和烟的粒子系统;其次建立树木三维模型,把树木模型种植于三维地形景观上,形成虚拟森林环境;然后利用可编程管线,自定义模型各个器官的顶点着色器和片元着色器,并采用纹理与颜色混合以及Alpha透明纹理的方法;最后设置模拟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时间步长和空间分辨率,估算树冠火行为和火场边界,从而动态模拟树冠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动态变化过程。本发明以真三维直观的形式模拟树冠火的蔓延过程,可应用于辅助灭火决策、科普教育、动画、游戏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85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99118.1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日晷三维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建立日晷晷面及晷针的三维模型;S11:建立日晷三维模型;S12:计算该地点不同时刻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S13:计算日出至日落之间各时刻晷针在晷面上所形成的影子的位置,得出各时刻线的位置;S14:动态模拟日出至日落任一时段内晷影在晷面上的运动轨迹,输出一天或一年日出至日落的模拟数据。本发明以三维形式直观表示设计的日晷并对时刻线位置进行可视化模拟与分析,能够为日晷个性化设计、城市造景规划、科学教研、科普教育提供一个直观、便捷的模拟分析与辅助论证工具,提高日晷设计建造的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366068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18520.2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园林植被景观交互式设计方法,它属于现代农业技术和园林景观规划领域。其特征在于:首先获取常见园林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参数,采用虚拟植物技术建立真实感和艺术造型的三维植物模型库;然后建立园林硬质景观的三维场景,根据园林景观植物功能分区和植物的点植、丛植、行植和片植的基本分布方式,交互式配置景观要素模型,生成三维基本园林景观场景;用鼠标、键盘交互式地选择、移动、旋转、缩放等操作修改模型的属性和空间位置,通过滑动条调整种植密度,直至生成逼真三维园林植被景观。本发明利用虚拟场景的直观性、计算机交互性,使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易用化,有利于发挥人类视觉审美功能,提高园林植被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艺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5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500947.3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R的生物显微镜三维仿真方法,根据显微镜操作时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将部件分为固定的和活动的,分别建立其三维模型及父子关系,并组合成整体三维模型,采用Unity3D对活动过程进行碰撞检测;建立显微镜观察的生物实验的影像数据库;利用VR交互手柄对三维显微镜的各部件操作,在沉浸式VR设备的支持下,可以与虚拟显微镜进行交互操作,模拟真实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本发明具有操作感模拟显微镜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加快对显微镜的理解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851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399119.6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虚拟植物的造林密度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目标造林树种的形态结构特征参数;S11:在拟造林地的三维数字地形基础上,把该树种三维模型放置于三维数字地形上;S12:采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光线跟踪算法计算出不同种植密度的林分群体冠层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透光率和日平均透光率;S13: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林分的透光率是否合理;若合理,则输出种植密度、种植点配置方式、行距、株距和行向;若不合理,则重复步骤S11、S12和S13,直至合理。本发明能够为造林设计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促进林区可持续经营和丰产、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366068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318520.2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园林植被景观交互式设计方法,它属于现代农业技术和园林景观规划领域。其特征在于:首先获取常见园林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参数,采用虚拟植物技术建立真实感和艺术造型的三维植物模型库;然后建立园林硬质景观的三维场景,根据园林景观植物功能分区和植物的点植、丛植、行植和片植的基本分布方式,交互式配置景观要素模型,生成三维基本园林景观场景;用鼠标、键盘交互式地选择、移动、旋转、缩放等操作修改模型的属性和空间位置,通过滑动条调整种植密度,直至生成逼真三维园林植被景观。本发明利用虚拟场景的直观性、计算机交互性,使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易用化,有利于发挥人类视觉审美功能,提高园林植被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艺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85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99119.6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虚拟植物的造林密度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目标造林树种的形态结构特征参数;S11:在拟造林地的三维数字地形基础上,把该树种三维模型放置于三维数字地形上;S12:采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光线跟踪算法计算出不同种植密度的林分群体冠层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透光率和日平均透光率;S13: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林分的透光率是否合理;若合理,则输出种植密度、种植点配置方式、行距、株距和行向;若不合理,则重复步骤S11、S12和S13,直至合理。本发明能够为造林设计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直观、形象的辅助工具,促进林区可持续经营和丰产、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5998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519013.2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中学教学的交互式参数化的三维DNA构象模拟方法,以双向链表为底层数据结构生成DNA碱基序列片段单链1#和与之相匹配但含有错误的另一单链2#,交互式矫正单链2#的极性方向以及碱基互补配对错误,模拟DNA一级结构;在此基础上,交互选择DNA的类型,计算双螺旋二级结构的局部参考标架,根据标架模拟DNA碱基对边堆叠边螺旋的动态过程并在三维模型上显示各个二级结构参数;通过交互式编辑空间曲线更新局部参考标架,使线状DNA双链在空间中弯曲缠绕,模拟DNA从线状到弯曲状再到任意盘曲缠绕状的各种超螺旋高级结构。本发明能交互式模拟并展示DNA构象,有助于加快并加深学生对DNA构象的理解和认识。
-
公开(公告)号:CN11059980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519013.2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中学教学的交互式参数化的三维DNA构象模拟方法,以双向链表为底层数据结构生成DNA碱基序列片段单链1#和与之相匹配但含有错误的另一单链2#,交互式矫正单链2#的极性方向以及碱基互补配对错误,模拟DNA一级结构;在此基础上,交互选择DNA的类型,计算双螺旋二级结构的局部参考标架,根据标架模拟DNA碱基对边堆叠边螺旋的动态过程并在三维模型上显示各个二级结构参数;通过交互式编辑空间曲线更新局部参考标架,使线状DNA双链在空间中弯曲缠绕,模拟DNA从线状到弯曲状再到任意盘曲缠绕状的各种超螺旋高级结构。本发明能交互式模拟并展示DNA构象,有助于加快并加深学生对DNA构象的理解和认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