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2N/MoO3/C复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126998.2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2N/MoO3/C复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是将磷钼酸、柠檬酸以及尿素溶于混合溶剂中并搅拌,获得均匀分散的溶液,然后将其干燥并进行煅烧,获得Mo2N/MoO3/C复合物,再与聚偏氟乙烯和乙炔黑混合研磨得到;本发明所制备的Mo2N/MoO3/C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大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具有698 mAh/g的比容量,在10 A/g的超大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可逆容量高达297 mAh/g。

    一种Mo2N/MoO3/C复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26998.2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2N/MoO3/C复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是将磷钼酸、柠檬酸以及尿素溶于混合溶剂中并搅拌,获得均匀分散的溶液,然后将其干燥并进行煅烧,获得Mo2N/MoO3/C复合物,再与聚偏氟乙烯和乙炔黑混合研磨得到;本发明所制备的Mo2N/MoO3/C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大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具有698 mAh/g的比容量,在10 A/g的超大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可逆容量高达297 mAh/g。

    一种二硫化钒复合硫/氮共掺杂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007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913773.1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魏明灯 杨文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钒复合硫/氮共掺杂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乙酰丙酮氧钒,硫代乙酰胺,三聚氰胺加入到氮甲基吡咯烷酮中,经过溶剂热反应得到m‑VS2;再在温度为500℃、升温速度为5℃/min、N2气氛下煅烧2h后,得到VS2@SNC;然后将其与乙炔黑、海藻酸钠混合研磨后均匀地涂在铜箔上,作为锂电池负极,其得到的锂电池在电流密度为8 A/g时充放电循环600圈容量稳定在684.5 mA h/g。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放电性能,即使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其充放电容量也能稳定在772.1 mA h/g。

    一种二硫化钒复合硫/氮共掺杂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007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13773.1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魏明灯 杨文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钒复合硫/氮共掺杂碳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乙酰丙酮氧钒,硫代乙酰胺,三聚氰胺加入到氮甲基吡咯烷酮中,经过溶剂热反应得到m-VS2;再在温度为500℃、升温速度为5℃/min、N2气氛下煅烧2h后,得到VS2@SNC;然后将其与乙炔黑、海藻酸钠混合研磨后均匀地涂在铜箔上,作为锂电池负极,其得到的锂电池在电流密度为8 A/g时充放电循环600圈容量稳定在684.5 mA h/g。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放电性能,即使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其充放电容量也能稳定在772.1 mA h/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