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2803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91735.3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密闭培养室,所述密闭培养室内底部均布有若干装有培养基溶液的集液盒,所述集液盒内部均设置有尾部触及集液盒内底部的载体,所述载体与水平面垂直,所述载体正上方均布有固定在密闭培养室内部用来支撑载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对密闭培养室进行密封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盖板中间设置有可调式分气泵装置,所述可调式分气泵装置通过输气管与设置于密闭培养室旁侧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以及气孔连接实现互通,以微孔结构的复合载体模拟植物的茎,通过毛细管效应将培养基溶液输送至载体表面供微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03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91735.3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密闭培养室,所述密闭培养室内底部均布有若干装有培养基溶液的集液盒,所述集液盒内部均设置有尾部触及集液盒内底部的载体,所述载体与水平面垂直,所述载体正上方均布有固定在密闭培养室内部用来支撑载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对密闭培养室进行密封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盖板中间设置有可调式分气泵装置,所述可调式分气泵装置通过输气管与设置于密闭培养室旁侧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以及气孔连接实现互通,以微孔结构的复合载体模拟植物的茎,通过毛细管效应将培养基溶液输送至载体表面供微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07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336140.1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式微藻固定化培养光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且具有微藻培养载体的多个培养容器8和供气系统A,所述供气系统A通过气管B将混合空气通入各培养容器8中。气管B连接有布气管6和进气管7。在微藻的培养过程中,微藻细胞固定于吸附材料10表面。本发明适用于微藻固定化研究的光生物反应器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验需要增加、减少培养容器8的数量,安装、调试方便,能够快速地安排实验,而实验过程中光源的明/暗周期、空气/CO2混合器的通断时间间隔均由电路自动完成,维护方便。本发明采用固定化培养方式,对光能、养分和空间的利用率高,单位占地面积产量高,且降低了生物质收获难度,从而降低了微藻生物质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75024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410808029.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葫芦制备的重金属吸附剂及其应用,是将洗净、干燥的水葫芦粉碎、烘干,得到干燥的水葫芦碎末;再将干燥的水葫芦碎末与活化剂混合均匀,于微波反应器内700‑1500W下微波处理3‑7分钟,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重金属吸附剂。本发明以水葫芦为原料,可解决目前水葫芦泛滥严重的问题,且其工艺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廉、能耗低、易推广,制得的重金属吸附剂可用于重金属污染流域的水处理,即使在水体酸性大、气温较低的重金属污染流域依然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特别对铅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07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336140.1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式微藻固定化培养光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且具有微藻培养载体的多个培养容器8和供气系统A,所述供气系统A通过气管B将混合空气通入各培养容器8中。气管B连接有布气管6和进气管7。在微藻的培养过程中,微藻细胞固定于吸附材料10表面。本发明适用于微藻固定化研究的光生物反应器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验需要增加、减少培养容器8的数量,安装、调试方便,能够快速地安排实验,而实验过程中光源的明/暗周期、空气/CO2混合器的通断时间间隔均由电路自动完成,维护方便。本发明采用固定化培养方式,对光能、养分和空间的利用率高,单位占地面积产量高,且降低了生物质收获难度,从而降低了微藻生物质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57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034617.5
申请日:2014-0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氨酸微藻生物絮凝的方法,是在微藻培养液中加入甘氨酸,充分搅拌后继续培养,再调节培养液pH值后静置,待微藻絮凝与培养液分层后,分离出微藻生物质,达到脱水收集目的。本发明以甘氨酸作为絮凝剂,利用甘氨酸刺激微藻分泌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粘性胞外聚合物,而将藻细胞包裹起来,达到絮凝的目的。本发明脱水率可达到90%以上,生物质回收率高达70-90%。此外,甘氨酸无毒无害,不仅不会破坏水质,还可作为一种有机氮源和碳源被藻细胞吸收利用,促进微藻的继续增长,进而实现培养液循环利用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可降低微藻培养及采收的成本,而且操作简便,工艺简单,适用于微藻生物质产业化采收。
-
公开(公告)号:CN10447502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08029.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0251 , B01J2220/42 , B01J2220/4843 , C02F1/283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葫芦制备的重金属吸附剂及其应用,是将洗净、干燥的水葫芦粉碎、烘干,得到干燥的水葫芦碎末;再将干燥的水葫芦碎末与活化剂混合均匀,于微波反应器内700-1500W下微波处理3-7分钟,冷却至室温制得所述重金属吸附剂。本发明以水葫芦为原料,可解决目前水葫芦泛滥严重的问题,且其工艺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廉、能耗低、易推广,制得的重金属吸附剂可用于重金属污染流域的水处理,即使在水体酸性大、气温较低的重金属污染流域依然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特别对铅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07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335970.2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式微藻固定化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透光的反应器箱体2和纵向悬设在箱体内作为微藻生长载体的若干组吸附材料3,所述反应器箱体底部设有微藻生长的培养液11,以及将培养液输送往吸附材料上方的培养液循环系统A,空气供给系统B将一定浓度的CO2混合气从反应器箱体侧面通入。本发明用于微藻固定化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产量高、微藻对营养及光能的利用效率高、容易进行扩大规模培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5593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5197.2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微藻自动计数方法,使用matlab图像处理方法对预处理图片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二值化图像,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计算出微藻数量。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微藻显微图像人工计数所带来的繁重劳动和测量误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针对微藻显微图像易受光照杂质干扰、亮背景暗物体、细胞粘连而难以准确计数统计的难题,提供了可靠的计数方法和步骤,对于微藻生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75705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4617.5
申请日:2014-0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氨酸微藻生物絮凝的方法,是在微藻培养液中加入甘氨酸,充分搅拌后继续培养,再调节培养液pH值后静置,待微藻絮凝与培养液分层后,分离出微藻生物质,达到脱水收集目的。本发明以甘氨酸作为絮凝剂,利用甘氨酸刺激微藻分泌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粘性胞外聚合物,而将藻细胞包裹起来,达到絮凝的目的。本发明脱水率可达到90%以上,生物质回收率高达70-90%。此外,甘氨酸无毒无害,不仅不会破坏水质,还可作为一种有机氮源和碳源被藻细胞吸收利用,促进微藻的继续增长,进而实现培养液循环利用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可降低微藻培养及采收的成本,而且操作简便,工艺简单,适用于微藻生物质产业化采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