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90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5360.7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窄创伤大出血的复合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止血海绵是由明胶、多巴胺、季铵化壳聚糖和氧化葡聚糖在低温下聚合交联后冷冻干燥而成。所述的复合止血海绵具有止血效率高、水触发形状恢复行为、高压缩强度、抗菌活性强、安全无毒、血液/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通过物理止血和化学止血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阻止致死性深窄创伤出血。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止血海绵,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可规模化生产,有望在深窄创伤和弹道损伤等出血场景中实现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88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67115.2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骨折愈合的可注射双仿生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领域。其是受海洋贻贝、藤壶水下粘附机理的启发,利用仿生海洋贻贝物质(如单宁酸)、仿生海洋藤壶物质(如海藻酸钠)、丝素蛋白、氯化钙和镁颗粒组成具有湿态粘附性的双仿生骨粘合剂。基于各组分之间形成的氢键、金属‑酚配位键、静电相互作用以及β‑sheet蛋白折叠构象,所得双仿生骨粘合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湿态粘附和匹配骨组织强度的力学性能,可用于骨折骨固定与修复,且具有原位成胶的能力,可直接在损伤处注射。本发明制备的粘合剂所使用的原料安全且来源广泛,因此,有望在骨损伤的固定和修复中实现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758914.3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M‑AA‑NHS基多功能创面修复用仿生高分子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丙烯酸酯共聚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为基底并作为主链网络,分别引入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功能化材料单宁酸和酚羟基壳聚糖,不仅能够在生物组织界面形成有效粘合,并且能够通过氢键作用与主链网络产生交联形成次级网络。此外,还引入富含醛基的氧化葡聚糖侧链,其可与主链网络和生物组织界面中的氨基形成席夫碱交联,形成长效粘附性能。该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组织粘附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活性和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可替代缝线,对新生组织的形成和组织愈合均具有积极作用,有望应用在创面伤口临床治疗中。
-
公开(公告)号:CN120037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371225.6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双模式抗凝和抗炎的中心静脉导管BC‑BCD双层仿生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牛血清蛋白与羧基甜菜碱丙烯酰胺共聚的BSA/CBAA水凝胶作为导管的外层涂层,并作为主链网络引入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多巴胺,得到BSA/CBAA/DA水凝胶作为导管的内层涂层。采用两步浸渍法将两层结合得到BC‑BCD双层仿生涂层,不仅能够在导管界面通过主动、被动双模式防御血栓,并且能够清除体内氧化因子减少氧化应激和细菌感染,还能够与基材紧密粘附。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仿生水凝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凝血、抗炎性能、以及长期稳定的粘附性能,显著解决了传统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缺点,对临床上预防血栓和感染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65968.7
申请日:2023-11-07
IPC: C07K14/435 , C07K1/14 , C07K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生产成本、高稳定性和低免疫原性再生丝素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采用冷冻研磨、离子溶液溶解以及盐析纯化操作的结合制备高稳定性和低免疫原性的丝素蛋白固体。基于操作流程不影响丝素蛋白结构、促进丝素蛋白溶解、降低丝素蛋白免疫原性以及缩短制备时长的特点,所述的丝素蛋白制备流程与常规制备流程相比,具有低时间成本和低经济成本的优点;所述的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其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坚韧性和力学性能。本发明中,制备丝素蛋白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安全无毒且来源广泛,因此,有望在企业中批量生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