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8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18377.9
申请日:2019-06-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辐射原理的隧道初期支护稳定性判别与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初期支护可能失稳破坏的危险区段(包括初期支护未成环段和已成环段),以一定间距循环间隔设置监测断面,并在监测断面上的代表性位置布置电磁辐射监测点;S2:在各监测点处的隧道初期支护表面,采用便携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监测不同时段的电磁辐射强度,并在各监测点同步进行常规隧道变形监测。本发明的监测方法无需预埋任何设备,现场测试简便,对施工基本无干扰,可进行大范围测试,适宜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中大范围采用;监测结果可反映围岩压力的相对大小、变化趋势和初期支护变形、破坏的关键部分,可满足初期支护稳定性分析、评判的基本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16577.X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三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薄层倾斜矿体开采支护的掩护支架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架本体、安全棚;支架本体包括前梁、顶梁、掩护梁、底座,所述掩护梁下端与底座后部铰接,掩护梁上端连接顶梁后端,顶梁前端经伸缩装置连接前梁,前梁前端连接安全棚;底座包括底板、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滑动块上端铰接有液压支柱,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滑轨钳制器,滑轨钳制器与滑动块连接固定,液压支柱上端与顶梁中部铰接,本支架整体高度可调,伸缩装置使得支架的宽度可调,为开采工作面上方裸露顶板提供支护,在支架前方安装有安全棚,在开采工作面提供支护,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为开采后裸露顶板提供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32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8382.1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V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体结构分析与电磁辐射监测相结合的岩爆预测方法。该方法针对现有岩爆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容易掌握和普遍运用的、岩体结构分析和电磁辐射监测相结合的施工阶段岩爆预测方法;其中,“岩体结构分析”主要对待预测区的岩体是否可能发生岩爆进行初步预测;“电磁辐射监测”则在“岩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岩爆区进行电磁辐射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反映的岩体受载程度、能量转换及微破裂进一步预测会不会发生岩爆及岩爆的强度。本发明方法无需进行大量的地应力测试和数值计算,采用便携式监测仪器,成本低且对施工干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816577.X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三地质大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薄层倾斜矿体开采支护的掩护支架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架本体、安全棚;支架本体包括前梁、顶梁、掩护梁、底座,所述掩护梁下端与底座后部铰接,掩护梁上端连接顶梁后端,顶梁前端经伸缩装置连接前梁,前梁前端连接安全棚;底座包括底板、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滑动块上端铰接有液压支柱,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滑轨钳制器,滑轨钳制器与滑动块连接固定,液压支柱上端与顶梁中部铰接,本支架整体高度可调,伸缩装置使得支架的宽度可调,为开采工作面上方裸露顶板提供支护,在支架前方安装有安全棚,在开采工作面提供支护,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为开采后裸露顶板提供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24062.5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量测围岩压力的大变形隧道让压锚杆,包括强力杆体、塔形弹簧组件和监测软尺组件,所述强力杆体具备锚杆光滑自由端和螺旋纹锚固端,所述强力杆体上设有拱形托盘、监测软尺组件、高强度钢板托盘、刚性垫圈和螺母,所述螺旋纹锚固端埋置于锚固体内,所述锚杆光滑自由端穿过拱形托盘、塔形弹簧、高强度钢板托盘、刚性垫圈和螺母,本发明利用塔形弹簧变形特性,使锚杆在适应围岩大变形的过程中,围岩压力得到释放,并随着让压量的增加,锚杆提供的支护阻力逐步增大,达到“让抗结合,先让后抗,先柔后刚”的支护效果,提升锚杆对围岩大变形的适应能力,解决传统锚杆不能适应围岩大变形易于拉断破坏和不利于围岩压力释放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锚杆还可通过测量围岩变形过程中塔形弹簧的压缩量,得出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围岩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10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518377.9
申请日:2019-06-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辐射原理的隧道初期支护稳定性判别与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初期支护可能失稳破坏的危险区段(包括初期支护未成环段和已成环段),以一定间距循环间隔设置监测断面,并在监测断面上的代表性位置布置电磁辐射监测点;S2:在各监测点处的隧道初期支护表面,采用便携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监测不同时段的电磁辐射强度,并在各监测点同步进行常规隧道变形监测。本发明的监测方法无需预埋任何设备,现场测试简便,对施工基本无干扰,可进行大范围测试,适宜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中大范围采用;监测结果可反映围岩压力的相对大小、变化趋势和初期支护变形、破坏的关键部分,可满足初期支护稳定性分析、评判的基本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08404.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5/72 , G06V20/7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质文物劣化程度评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红外成像的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程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检测准备,定待检测的石质文物区域,并进行详细标记,确保检测区域准确无误,在检测区域边缘粘贴标尺,作为后续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的参考基准,准备热激励设备,并对目标区域施加热激励,使文物表面温度分布发生变化,以便于热红外成像捕捉差异;S20、热红外成像,将热红外成像仪器运至检测现场,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该基于热红外成像的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程度评价方法,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的病害检测与量化评估,为石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0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4058.9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与围岩间挤压应力(围岩压力)相对大小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过程中,对需掌握初期支护与围岩间挤压应力(围岩压力)的相对大小及其分布规律的区段(包括初期支护未成环段和初期支护已成环段),以一定间距循环间隔设置电磁辐射监测断面,在各断面上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布置电磁辐射监测点;步骤S2:在各监测点处的隧道支护结构表面,监测不同监测时段的电磁辐射强度。本发明的监测方法简单,无需预埋任何设备,对施工干扰小,易于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掌握,成本低,可大范围采用,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及地质条件多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27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47344.4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刘成禹
IPC: E21D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防治岩爆的超前支护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分析判断岩爆可能出现部位;其次,根据上述分析判断结果,在岩爆可能出现部位的开挖轮廓线外侧钻孔;最后,在所钻孔内,插入与钻孔直径相当的无缝钢管,并顶入钻孔中,如此即可提高爆裂松脱岩板向临空面折断的临界应力,从而大幅减少岩板折断,进而避免或减弱岩爆。本发明方法在隧道或地下洞室开挖后便能及时控制岩爆,从而有效减少岩爆出现频次、减弱岩爆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538655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0471760.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福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 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福建天蒙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机构,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两组所述通过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固定绞龙设置在支撑板上,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钻入基坑内侧壁;该基坑支护机构,通过将调节箱放置到基坑内部的底端,且经过调节机构驱动下,将两个支撑板接触到基坑的内壁,进而实现对基坑内壁的支撑防护,且通过两个支撑板之间距离的自由调节,极大的提高对不同大小基坑进行支撑防护的效果。通过传动机构将固定绞龙钻入到基坑内壁,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