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三向刚度实验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28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442622.9

    申请日:2016-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三向刚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对称安装在底座上的两套门形框架、横梁、动态加载装置、支撑装置和夹紧装置,所述两套门形框架借助于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两端,两套门形框架顶部固定安装横梁,横梁中部设有向下的动态加载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中部、且位于动态加载装置正下方,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两套门形框架内侧;通过更换作动头及调节轮胎实验位置,实现在一套装置上对不同型号轮胎的垂向、纵向和侧向动态刚度的测量;所安装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得在各个方向上位移的大小,力传感器可以测得在各个方向上受力的大小,从而计算出各个方向上的动态刚度;与现有实验装置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具有自动进给功能的钢轨钻孔机

    公开(公告)号:CN106988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05410.0

    申请日:2017-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进给功能的钢轨钻孔机,其钻削装置的电机安装板、直流电机和异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安装板和推进板通过双头螺杆固定连接,钢轨钻孔机进给装置的导向轴与推进板及安装板形成可移动连接,主轴旋转时通过二级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推进轴转动,并通过推进轴与端板的螺旋传动来推动推进板和电机安装板沿导向轴移动,进而推动直流电机及主轴移动实现进给功能,钻孔完成后,反转行程开关控制主轴反转,实现回退,回退到位后,停止行程开关控制停机,完成整个钻孔作业循环;本发明通过机构实现钻孔作业的自动进给,解决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进给力不易控制的问题,同时可以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机械式激振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1492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741270.2

    申请日:2015-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激振器,涉及机械振动对物体进行振动测试的技术领域。包括传动装置、轴承、驱动装置、联轴器、连接罩、偏心装置一、偏心装置二、轴承端盖、花键轴一、花键轴二、偏心装置三、偏心装置四及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装置包括偏心块M和m,所对应的偏心距分别为E和e,其中偏心距E与偏心距e反向布置,偏心距e随激振频率ω的增大而增大,由激振力的计算公式F'=MEω2‑meω2=(ME‑me)ω2=m'e'ω2可知,随着激振频率ω的增大,偏心块e产生的反向激振力对偏心块M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激振力部分抵消,从而实现当激振器从低频到高频变化时,激振力的最大幅值在较小范围内波动的效果。

    带有基于偏心飞轮的运动转换器的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26802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10130928.0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心飞轮的运动转换器及带有该运动转换器的减振装置,属于振动控制领域,所述运动转换器包括转换器壳体、受力可移动的齿条、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大齿轮和偏心飞轮;所述齿条与第一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小齿轮和大齿轮同轴设置;所述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和偏心飞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共用的齿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转换器壳体上,所述第二小齿轮和偏心飞轮之间共用的齿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转换器壳体上;所述带有该运动转换器的减振装置包括运动转换器、阻尼器和弹簧;所述运动转换器、阻尼器和弹簧并联设置;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震效果显著。

    移动模架过孔时使用的载运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492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58395.1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模架过孔时使用的载运机构,通过在底座下方设置平衡梁组,并在平衡两组下方安装行走轮对和反抓轮对构成平衡支撑体系,底座用于连接移动模架主梁前横联,在行走过程中能够确保均衡受力,从而解决因移动模架主机后支腿高度不均或下导梁四个支腿高低不均等情况导致的主机过孔偏载问题;在平衡反抓梁两端安装锥形踏面的反抓轮,锥形踏面反扣在下导梁上翼板两侧,实现调运下导梁,以上所述结构应用于吊运下导梁过孔工况,在平衡梁组的均衡作用下实现移动模架施加在下导梁轨道上的压力合理分配,避免局部偏载造成移动模架倾翻,并能够均衡下导梁过孔时的吊运载荷,有利于下导梁过孔的安全就位,从而保障了设备作业安全。

    并联多通道磁流变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6555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433173.7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多通道磁流变阻尼器,涉及通过改变流体粘稠性调整阻尼性质的装置技术领域。所述阻尼器包括阻尼缸筒、活塞组件、活塞杆和磁流变液,所述活塞组件包括铁芯,铁芯上绕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部套设有隔磁保护环,铁芯下端设有导磁体,铁芯上端和导磁体下端分别设有封磁上盖和封磁下盖,封磁上盖和封磁下盖之间设有内阻尼套筒和外阻尼套筒,外端设有活塞外圈,铁芯和导磁体、内阻尼套筒、外阻尼套筒、活塞外圈之间存在环状缝隙而形成并联的磁流变液多通道。所述阻尼器能够明显减小磁流变阻尼器在零磁场状态下的阻尼力,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调节范围。

    大阻尼力磁流变阻尼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3352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91958.0

    申请日:201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阻尼力磁流变阻尼器,涉及通过改变流体粘稠性调整阻尼性质的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阻尼缸筒、活塞、活塞杆、线圈组件和磁流变液,所述阻尼缸筒包括缸底、浮动活塞、上盖、内层缸筒和外层缸筒,所述外层缸筒设有三个以上且为奇数个,外层缸筒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内层缸筒的下端部设有通流孔,上盖设有通流腔,所述通流腔的一端与内层缸筒内腔连通,通流腔的另一端与最外侧的两个外层缸筒之间的磁流变液通道连通,除最外侧的外层缸筒外,其余外层缸筒均设有通流孔,活塞在内层缸筒的通流孔与上盖之间做往复运动时,磁流变液依次流经内层缸筒与外层缸筒间隔设置的多个环状通道。所述阻尼器具有外形尺寸小,阻尼力大的特点。

    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02125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828974.9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性能实验台,包括走行装置、下横梁、上横梁、减振悬架、回转装置、驱动装置、底座、振动测试系统、环形模拟路面及底座安装法兰;底座安装法兰设于环形模拟路面内侧,底座借助于螺栓与底座安装法兰连接,下横梁借助于其两端安装的走行装置支撑于环形模拟路面,回转装置竖向设于环形模拟路面内侧,上横梁中部和下横梁中部与回转装置借助于可上下滑动的结构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采用1/2车辆模型进行模拟,并且配套设置环形模拟路面,驱动装置通过回转装置驱动通过轮胎和减振悬架支撑在环形模拟路面上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旋转,更加接近实际行驶状态,改善实验可靠性,提高实验精度。

    一种基于ADAMS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简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0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53049.8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DAMS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简化建模方法,第一步,用形状简单的均质几何体代替形状复杂的刚体建立动力学模型;第二步,两刚体之间的运动副模仿;第三步,载荷模仿;第四步,仿真测试并观测仿真完成后的计算结果;本发明的基于ADAMS软件的多刚体动力学简化建模方法,其在已完成的三维设计模型基础上完成,采用这种建模方法,能够保证简化后的模型实现与原模型一样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结果,且建模效率、计算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