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64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4563.7
申请日:2024-10-10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基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对玻璃基材进行特定预处理、然后再与核酸适配体混合孵育完成修饰的步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核酸适配体修饰步骤复杂、且材料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玻璃基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稳定可控、活性强、原料便宜、可批量制备,重现性好,能够显著提高核酸固载效率。本发明为开展稳定可靠适配体比色传感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比色传感技术的抗干扰性能,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提升检测批次之间的重现性,同时降低了检测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10115.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膜修饰ITO传感器制备方法。ITO传感器包括ITO导电玻璃,和在其表面依次涂覆的第一SnO2修饰膜、石墨烯膜、金纳米粒子修饰膜。该纳米材料膜修饰ITO传感器可以提高界面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具有重现性好的优点,对完善现有ITO传感膜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63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610115.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膜修饰ITO传感器制备方法。ITO传感器包括ITO导电玻璃,和在其表面依次涂覆的第一SnO2修饰膜、石墨烯膜、金纳米粒子修饰膜。该纳米材料膜修饰ITO传感器可以提高界面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具有重现性好的优点,对完善现有ITO传感膜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16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23208.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 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
IPC: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氧磷总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超纯水配制快速水解试剂,混合均匀;S2、取步骤S1中的混合液加入到离心管中,同时向离心管内加入甲基对氧磷、乙基对氧磷,混合均匀;S3、取步骤S2中的混合液100μL,并加入适量乙腈,混匀,记为待测液;S4、配制不同浓度的硝基酚溶液,并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根据测定结果绘制标准曲线。该对氧磷总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方法,快速水解试剂具有原料便宜、无污染,环境友好的优点,其配制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提高水解效率及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98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1911190370.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G01N27/416 , G01N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可拆卸式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极板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上的单电极;在所述电极板上设有样品进口、样品出口以及与所述单电极对应设置的电极插口,在所述电极板内部设有连接所述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的样品通路,所述电极插口与所述样品通路交叉设置;所述单电极为丝网印刷电极,在所述单电极上设有试剂层,所述试剂层至少覆盖所述样品通路经过的位置。本发明中的可拆卸式生物传感器制备简单、可靠性高,应用不同的试剂层时,可以保证其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有利于降低检测的成本,对完善现有检测技术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9847.X
申请日:2024-05-15
IPC: G01N27/30 , G01N27/41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Ni‑AuPdNPs乳酸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i(NO3)2和对苯二甲酸溶于DMF,加入NaOH;加入DMF、乙醇,T1温度下干燥,得到产物A;将产物A与二氰二胺混合、研磨,得到产物B;将产物B在强酸液中浸泡,得到产物C,将产物C干燥,得到SANi;将玻碳电极GCE抛光,超声处理,得到活化电极;将电极修饰液M滴涂到活化电极界面得到SANi/GCE电极;将SANi/GCE电极浸于KOH溶液中活化处理;以HAuCl4与PdCl2混合水溶液为电解液,制得SANi‑AuPdNPs/GCE电极。本发明电极对乳酸具有电催化活性;电极能应用于PLA微塑料的电化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99845.0
申请日:2024-05-15
IPC: A01N65/28 , A01N65/08 , A01N65/24 , A01N65/22 , A01P1/00 , A23L3/3472 , A61K8/9789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抗菌剂制备技术领域,抗菌剂由下列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连翘叶15‑30%、金银花叶10‑30%、紫苏10‑30%、肉桂10‑30%、丁香10‑30%,制备时,先将各组分粉碎、萃取、纯化、浓缩、喷雾干燥,得到抗菌剂,该抗菌剂主要原料均来源于药食同源植物及其器官,属于可食用级原料,几种提取物在一定的比例下进行配伍,不但增强抑菌效果,还扩大了抗菌谱,对常见的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9844.6
申请日:2024-05-15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Ni‑SWCNT乳酸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i(NO3)2和对苯二甲酸溶于DMF,加入NaOH;加入DMF、乙醇,T1温度下干燥,得到产物A;将产物A与二氰二胺混合、研磨,得到产物B;将产物B在强酸液中浸泡,得到产物C,将产物C干燥,得到SANi;将玻碳电极GCE抛光,超声处理,得到活化电极;将一定体积电极修饰液M滴涂到活化电极界面,静置干燥,得到SANi‑SWCNT/GCE电极。本发明电极对乳酸具有电催化活性;电极能应用于PLA微塑料的电化学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提升检测批次之间的重现性,同时降低了检测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00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4411.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N35/02 , A01N43/90 , A01N31/06 , A01N41/02 , A01P7/04 , A01P17/00 , A01N65/48 , A01N65/42 , A01N65/32 , A01N65/24 , A01N65/22 , A01N6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农作物蚜虫的植物源绿色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植物源绿色农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提取制备获得,2~6份黄连、3~8份肉桂、3~10份苦参、2~8份黄姜、2~6份薄荷、4~8份大蒜、1~2份天然防腐剂。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源绿色农药,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蚜虫虫害,各成分的含量配比合理,能够有效发挥本发明组合物在防治蚜虫上的药效,并含有一定驱除其他害虫的能力;对作物、非靶标生物、环境友好,增加了药剂对害虫的速效性,且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持效性;其制备工艺,简单有效,绿色无害,稳定性好;所得浓缩液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00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4411.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N35/02 , A01N43/90 , A01N31/06 , A01N41/02 , A01P7/04 , A01P17/00 , A01N65/48 , A01N65/42 , A01N65/32 , A01N65/24 , A01N65/22 , A01N6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农作物蚜虫的植物源绿色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植物源绿色农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提取制备获得,2~6份黄连、3~8份肉桂、3~10份苦参、2~8份黄姜、2~6份薄荷、4~8份大蒜、1~2份天然防腐剂。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源绿色农药,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蚜虫虫害,各成分的含量配比合理,能够有效发挥本发明组合物在防治蚜虫上的药效,并含有一定驱除其他害虫的能力;对作物、非靶标生物、环境友好,增加了药剂对害虫的速效性,且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持效性;其制备工艺,简单有效,绿色无害,稳定性好;所得浓缩液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用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