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1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16011.9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PC: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发酵工程领域中一种筛选可利用海水进行发酵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的筛选方法。首先将海水、土样等样品按5%的量添加至含盐且浓度逐渐提高(1%、2%、3%和3.5%)的烃降解培养基中,在30℃、180rmp转速的恒温摇床上进行富集培养,每次3-5天。富集后的菌液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在含NaCl3.5%的血平板上涂布培养,30℃培养1-3d,取血平板上透明圈边缘清晰而大的菌落,接种于肉胨斜面30℃培养1-2d后,4℃保存备用。各菌株液体肉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后,按5%的接种量接入含NaCl3.5%或海水配制的产表面活性剂培养基中,30℃培养3d后评价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即得可利用海水发酵产表面活性剂菌株,技术路线如附图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1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16011.9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PC: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发酵工程领域中一种筛选可利用海水进行发酵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的筛选方法。首先将海水、土样等样品按5%的量添加至含盐且浓度逐渐提高(1%、2%、3%和3.5%)的烃降解培养基中,在30℃、180rmp转速的恒温摇床上进行富集培养,每次3-5天。富集后的菌液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在含NaCl3.5%的血平板上涂布培养,30℃培养1-3d,取血平板上透明圈边缘清晰而大的菌落,接种于肉胨斜面30℃培养1-2d后,4℃保存备用。各菌株液体肉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后,按5%的接种量接入含NaCl3.5%或海水配制的产表面活性剂培养基中,30℃培养3d后评价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即得可利用海水发酵产表面活性剂菌株,技术路线如附图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62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568.0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nventor: 宣富君 , 付龙龙 , 何静 , 鲍成满 , 顾成曦 , 王华 , 王淇 , 常国亮 , 李嘉尧 , 管卫兵 , 聂纯纯 , 刘乃更 , 吴旭干 , 张代臻 , 成永旭 , 潘建林 , 唐伯平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河蟹出苗后的低值母本反季节养成优质商品蟹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室内温控暂养池构建;(2)所暂养螃蟹的选择、运输及消毒;(3)前期分级淡化;(4)后期生态育肥;(5)捕捞上市。本发明主要基于河蟹生殖生物学和生态养殖学,利用室内温控暂养池为出苗后河蟹体力的恢复、二次排卵及卵巢再次发育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优越的养殖环境。本发明可以大大提升出苗螃蟹的经济价值,缓解当下河蟹育苗普遍采用大规格亲本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实现反季节销售(4‑7月),将对河蟹的育种与养殖等领域产生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279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34538.3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池塘养殖循环水处理设备,包括池塘,所述池塘的水流穿过出水阀门依次经过过渡池、净化池和曝气池,并通过第一水泵回流至池塘内部,所述池塘内部位于出水阀门一侧设有过滤机构,设置有过滤机构,在池塘内部靠近出水阀门附近安装至少两个第一滤板,使得杂质根据其自身大小分区停留,避免过多杂质悬浮在同一个第一滤板侧边影响水流移动,设置有净化池,通过过滤框架的作用,可安装浮床,形成生态浮床,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配合缓冲坡的缓冲水流,减少对水生植物的损坏,同时两个缓冲坡可锁住水源,使池塘干涸时,保证浮床底部存留水源,供水生植物正常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9733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8332.X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PC: A23K10/37 , A23K10/38 , A23K10/12 , A23K10/18 , A23K10/30 , A23K20/20 , A23K20/28 , A23K40/00 , A23K40/10 ,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米糠10~20份、豆粕10~30份、水草5~10份、油菜杆5~15份、酒糟10~30份、氟石粉3~5份、黄芪0.5~1份、枸杞0.5~1份、艾叶0.5~1份、改性凹凸棒土5~8份、产酶益生菌和乳酸菌2~3份、诱食促长剂2~3份、腐殖酸-膨润土复合体3~6份;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取材容易,便于规模化生产。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能改良池塘底质、水质、促进河蟹生长的同时,还能提高河蟹免疫力、降低患病率,解决对水体的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6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16568.0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nventor: 宣富君 , 付龙龙 , 何静 , 鲍成满 , 顾成曦 , 王华 , 王淇 , 常国亮 , 李嘉尧 , 管卫兵 , 聂纯纯 , 刘乃更 , 吴旭干 , 张代臻 , 成永旭 , 潘建林 , 唐伯平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河蟹出苗后的低值母本反季节养成优质商品蟹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室内温控暂养池构建;(2)所暂养螃蟹的选择、运输及消毒;(3)前期分级淡化;(4)后期生态育肥;(5)捕捞上市。本发明主要基于河蟹生殖生物学和生态养殖学,利用室内温控暂养池为出苗后河蟹体力的恢复、二次排卵及卵巢再次发育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优越的养殖环境。本发明可以大大提升出苗螃蟹的经济价值,缓解当下河蟹育苗普遍采用大规格亲本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实现反季节销售(4-7月),将对河蟹的育种与养殖等领域产生重要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