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8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64616.6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相关钠离子电池,属于储能材料及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生物质材料作为前驱体合成硬碳材料,相比传统高温碳化工艺,本发明采用碱洗、酸洗、干燥、预碳化和热解这些工艺步骤,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制得了层间距较大(不小于0.37nm),比表面积较小(约100cm3/g)且具有丰富微孔和介孔的硬碳材料。特殊的微观结构使得硬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高比容量、高的库伦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为制备钠离子负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可重复性强,工业化难度小,有望应用到钠离子电池中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99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41621.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13/00
Abstract: 一种柔性PZT/PVDF复合压电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别制备PVDF溶胶和PZT溶胶并将二者复合进而陈化形成凝胶,经干燥处理制得以柔性PVDF纳米片为骨架,PZT纳米颗粒生长在柔性PVDF纳米片上聚集形成纳米多孔网络结构的复合压电气凝胶材料。本发明复合气凝胶由于其特殊的微观结构,具有极低的密度,并且通过调节气凝胶的孔隙率能够调节材料的密度,同时由于PVDF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其作为骨架使得材料整体表现出强度高且柔韧性好的特点,并且PVDF是一种有机压电材料,同PZT复合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有利于促进压电气凝胶材料在水声换能器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50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35950.9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多档位的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无线充电领域。电压选择单元将直流电源进行处理,通过控制信号驱动单元控制电压选择单元中开关器件从而使电压选择单元产生不同的直流电压;高频逆变单元将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交流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单元放大后传输至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通过电磁感应获取初级线圈的交流信号,经整流滤波单元转变为直流信号后,再经充电电流选择单元对直流信号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控制,通过控制信号驱动单元控制充电电流选择单元中开关器件从而将对应的电阻接入电路输出不同的电流信号作为无线充电装置的输出信号;利用电压选择单元产生的不同直流电压和充电电流选择单元产生的不同电流进行组合,从而提供多种充电档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4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1577928.0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低温自活化制备碳包覆锡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储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率先提出了以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作为碳源与锡源共同构建凝胶体系进行低温烧结合成碳包覆锡基复合材料的工艺,由于工艺温度低(250~400℃),相比传统高温烧结(通常800℃以上),明显降低了能耗,同时也避免过度碳化而提高了产率。同时合成工艺能在大气气氛下进行,省去保护气氛,并且空气活化使得外包覆碳层具有多孔性结构和富氧官能团,这样不仅降低了对工艺和设备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倍率特性。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控,在保证成本控制的同时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所用原料易于获得、来源广泛、品质稳定、取材环保,因此可实施性强,工业化难度小,易于实现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1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646467.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36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纳米海绵碳复合Cu2O和Cu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柔性电极是以微米级尺寸的碳纤维相互交织形成具有连通孔洞的三维网络作为骨架,Cu2O和Cu生长在骨架中,并且Cu连通碳纤维之间孔隙网络结构。这种三维网络骨架作为一个整体,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恢复,宏观表现为高柔性,因此可直接作为电极使用;并且Cu连通断裂碳纤维形成导电通路,能够提高材料整体的导电性。本发明利用三聚氰胺纳米海绵碳化形成多孔碳材料对Cu和Cu2O的包覆作用,有效增加材料比表面积的同时也能抑制Cu2O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显著提高器件的储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63661.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多孔碳骨架包覆锡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溶性锡源、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剂配制得到凝胶前驱体溶液并经聚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再对凝胶进行低温碳化处理,得到锡基碳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复合锡源并有效分散,低温碳化形成的碳骨架能够固定二氧化锡纳米颗粒,改善了锡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易造成粉化的现象;并且聚丙烯酰胺在提供碳源的同时原位掺杂氮原子,有助于提高材料导电率;生成二氧化锡粒径小于10nm,有利于增加化学反应位点,表现出高的比容量,大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相比现有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温度低,工艺成本低的优势,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712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46467.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36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纳米海绵碳复合Cu2O和Cu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柔性电极是以微米级尺寸的碳纤维相互交织形成具有连通孔洞的三维网络作为骨架,Cu2O和Cu生长在骨架中,并且Cu连通碳纤维之间孔隙网络结构。这种三维网络骨架作为一个整体,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恢复,宏观表现为高柔性,因此可直接作为电极使用;并且Cu连通断裂碳纤维形成导电通路,能够提高材料整体的导电性。本发明利用三聚氰胺纳米海绵碳化形成多孔碳材料对Cu和Cu2O的包覆作用,有效增加材料比表面积的同时也能抑制Cu2O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显著提高器件的储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509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145643.8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G31/00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G11/46 , H01G1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状双金属氧化物及其可控合成方法和用途,包括步骤:(1)将模板剂加入乙二醇形成溶液,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模板剂为对苯二甲酸或1,2,3,4‑丁烷四羧酸;(2)将含锌金属盐、含钒金属盐加入上述溶液并持续搅拌,(3)将上述制得的溶液转入反应釜中反应,(4)将上述产物冷却到室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再放入管式炉,锻烧,最后得到多孔状双金属氧化物钒酸锌,本发明能扩大电极与电解质的相互作用,增强表面与界面能,抵消容量损失,所提供的负极材料锂电性能高,经测试,本发明合成的多孔状双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0.2C的放电容量大于700mAh g‑1,可以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8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1565300.9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37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具有温差控制功能的电池组风冷散热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属于电池组散热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电池组划分为多个始末两端安装风机的电池区间,根据电池组放电电流是否达到阈值电流来判断是否进行温差判断;进一步根据电池组各区间温度与进风口位置温度的差值是否超出额定温差来判断是否开启对应风机运行以实现热管理。本发明在传统温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电流控制条件,并将后者作为判断温差以运行风机的前提条件,使得电池组能够根据电池的工况自发、实时调整风机工作模式,实现散热的同时有效控制电池组内温差,并且能显著降低能耗。本发明风冷系统散热效果好、节能、高效,通用性强,热管理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65300.9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保山亚隆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37 , H01M10/6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H01M10/63 , H01M10/637 , H01M10/6563
Abstract: 一种具有温差控制功能的电池组风冷散热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属于电池组散热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电池组划分为多个始末两端安装风机的电池区间,根据电池组放电电流是否达到阈值电流来判断是否进行温差判断;进一步根据电池组各区间温度与进风口位置温度的差值是否超出额定温差来判断是否开启对应风机运行以实现热管理。本发明在传统温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电流控制条件,并将后者作为判断温差以运行风机的前提条件,使得电池组能够根据电池的工况自发、实时调整风机工作模式,实现散热的同时有效控制电池组内温差,并且能显著降低能耗。本发明风冷系统散热效果好、节能、高效,通用性强,热管理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