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DMOS器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3457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31289.4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DMOS器件,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在桥式电路等需要二极管续流的应用场景,本发明提供的VDMOS器件,可利用沟道区作为续流通道,不需要再为VDMOS增加外部的反并联二极管,因此可以减小系统体积。同时利用VDMOS的沟道进行续流,对漂移区没有过剩载流子注入,不存在常规VDMOS的体二极管续流的反向恢复问题,不会带来器件漏电增加和高温特性变差等问题,也不会额外增加器件面积且工艺简单。

    一种VDMOS器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3457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831289.4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DMOS器件,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在桥式电路等需要二极管续流的应用场景,本发明提供的VDMOS器件,可利用沟道区作为续流通道,不需要再为VDMOS增加外部的反并联二极管,因此可以减小系统体积。同时利用VDMOS的沟道进行续流,对漂移区没有过剩载流子注入,不存在常规VDMOS的体二极管续流的反向恢复问题,不会带来器件漏电增加和高温特性变差等问题,也不会额外增加器件面积且工艺简单。

    横向变掺杂结终端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1806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45034.3

    申请日:2019-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向变掺杂结终端结构,包括场板、厚氧化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横向变掺杂区、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主结、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漂移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金属化漏极,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横向变掺杂区由若干个横向变掺杂子区所构成,当该终端结构承受反向耐压时,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横向变掺杂区子区依次被完成耗尽,与常规VLD结构相比,本发明在低反偏电压下,只有少数横向变掺杂区参与耐压,减少了PN结面积,反向电流降低;正向导通时,本发明仅有与主结连在一起的第一段横向变掺杂区参与载流子注入,减小了终端区的非平衡载流子注入。

    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162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2933.8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包括金属化漏电极、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接触区、多晶硅栅电极、栅介质层、金属化源电极,本发明通过在常规超结功率DMOS器件的基础上,将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由均匀掺杂改变为非均匀掺杂,避免了高掺杂衬底与低掺杂漂移区层的电场尖峰,缓解了SEB效应,从而提高其器件的可靠性。

    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6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0702933.8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包括金属化漏电极、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接触区、多晶硅栅电极、栅介质层、金属化源电极,本发明通过在常规超结功率DMOS器件的基础上,将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由均匀掺杂改变为非均匀掺杂,避免了高掺杂衬底与低掺杂漂移区层的电场尖峰,缓解了SEB效应,从而提高其器件的可靠性。

    横向变掺杂结终端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180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845034.3

    申请日:2019-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向变掺杂结终端结构,包括场板、厚氧化层、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横向变掺杂区、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主结、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漂移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金属化漏极,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横向变掺杂区由若干个横向变掺杂子区所构成,当该终端结构承受反向耐压时,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加,横向变掺杂区子区依次被完成耗尽,与常规VLD结构相比,本发明在低反偏电压下,只有少数横向变掺杂区参与耐压,减少了PN结面积,反向电流降低;正向导通时,本发明仅有与主结连在一起的第一段横向变掺杂区参与载流子注入,减小了终端区的非平衡载流子注入。

    一种屏蔽栅MOSFET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66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991157.3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屏蔽栅MOSFET,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器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漏极、衬底、漂移区和金属化源极,在漂移区中设置有工作元胞区和泄流元胞区;泄流元胞区位于工作元胞旁侧,由于其不含有源极区,并且泄流元胞中屏蔽栅电极与金属化源极之间具有电阻R,使得器件动态过程中泄流元胞区的屏蔽栅电极和漂移区构成电容CDS1与电阻R形成RC回路,产生位移电流,以此使得泄流元胞相比工作元胞的静态雪崩击穿电压更低,从而将雪崩击穿点固定在泄流元胞处,故使得雪崩电流将通过泄流元胞上方的源电极流出,同时因为不存在寄生BJT,故完全杜绝了寄生BJT导通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能够避免寄生BJT开启所造成的二次击穿,有效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一种屏蔽栅MOSFET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66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91157.3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屏蔽栅MOSFET,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器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漏极、衬底、漂移区和金属化源极,在漂移区中设置有工作元胞区和泄流元胞区;泄流元胞区位于工作元胞旁侧,由于其不含有源极区,并且泄流元胞中屏蔽栅电极与金属化源极之间具有电阻R,使得器件动态过程中泄流元胞区的屏蔽栅电极和漂移区构成电容CDS1与电阻R形成RC回路,产生位移电流,以此使得泄流元胞相比工作元胞的静态雪崩击穿电压更低,从而将雪崩击穿点固定在泄流元胞处,故使得雪崩电流将通过泄流元胞上方的源电极流出,同时因为不存在寄生BJT,故完全杜绝了寄生BJT导通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能够避免寄生BJT开启所造成的二次击穿,有效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96067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21232658.X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包括金属化漏电极、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接触区、多晶硅栅电极、栅介质层、金属化源电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常规超结功率DMOS器件的基础上,将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由均匀掺杂改变为非均匀掺杂,避免了高掺杂衬底与低掺杂漂移区层的电场尖峰,缓解了SEB效应,从而提高其器件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