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44888.5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实现含手征参数双参量同时传感的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手征介质的本构关系出发,推导出手征介质的波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灵敏度较高的光纤传感器进行设计实现,将级联或两不同灵敏度光纤传感器的测试结果结合图解法,实现药品手征参数与其它参数的双参量传感。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手征参数与其他参数双参量同时高灵敏度传感的问题,实现对于手征参数的大动态范围检测。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任意类型的光纤传感器中进行含手征参数的双参量测量和传感器设计,也可以推广到其它手征介质模型下的传感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15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456248.3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结构太赫兹交叉耦合波导滤波器,属于太赫兹技术领域。该滤波器基于传统的CT结构,利用TE102模,能在阻带低端产生传输零点。该滤波器包括过渡、矩形谐振腔以及耦合膜片,并基于竖直方向被划分为三层,其中每层均能避免孤岛结构的产生。本发明提供的滤波器在太赫兹频段实现了交叉耦合,结构简单,新颖,且通带内回波损耗低,插入损耗小,阻带抑制性能好,尤其适用于SU‑8等分层厚膜工艺对其进行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5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571672.7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是基于多层电路技术的宽频带高集成度天线,具体涉及一种串联电容加载的探针馈电宽频带贴片天线。该天线的贴片为正方形,由一多层堆叠金属化通孔形成的探针馈电。探针垂直于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且通过圆形平行板电容耦合相连,探针上部与贴片相连,下部与50Ω平面传输线相连,整个天线由探针通过50Ω平面传输线馈电。该贴片天线实现了40.6%的阻抗匹配带宽(VSWR≤2),并且其十分适合采用LTCC、多层PCB等多层电路加工技术实现,具有集成度高、频带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65596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026786.5
申请日:2012-02-08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应力极限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样本进行筛选;对样本进行初始电测试,各项指标参数应当满足详细规范;对样本分为两组:控制组和测试组;控制组用于与测试组进行对比。当对测试组的样品进行电测试的时候,控制组的样品也需要进行电测试。对测试组样品施加步进温度应力,进行温度应力极限评估试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温度步进方式进行极限评估试验,得到的器件极限能力更逼近真实值。可以暴露元器件有效失效模式,以便改进器件设计。给出了方法探测元器件承受应力的限度和范围,满足更高的宇航元器件可靠性要求。掌握元器件实际能力与规范描述之间的裕度,保证了选用元器件的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3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003876.3
申请日:2010-01-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原理的矩形波导与微带过渡转换电路,属于微波毫米波在波导-微带之间过渡转换技术。该过渡转换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微带线、偏心同轴线和耦合环,在耦合环的终端连接有接地结构,耦合环的侧边设置有独立金属条带。本发明基于磁耦合原理,实现了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两者主模之间电磁场的模式过渡转换,完成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之间电磁信号的传输,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插入损耗小、驻波特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4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6740.3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砷化镓单片微波功放的电应力极限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砷化镓单片微波功放进行分析,获得对器件可靠性影响因子较大的电参数;根据极限评估电应力试验参数设计方法考察器件的电应力极限能力,按照评判标准给出判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压步进方式进行极限评估实验,得到的器件极限能力更逼近真实值。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器件的可靠性裕度,为器件的正确使用提供依据。可考察元器件在规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的表现,以验证器件真实性能。可以暴露元器件有效失效模式,以便改进器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47147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050979.3
申请日:2007-12-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07
Abstract: 新型毫米波微带密封过渡装置,包括电路腔体、过渡主体、调谐螺钉、绝缘体和同轴探针,过渡主体为表面为矩形的柱体,在过渡柱体表面边缘,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钉通过连接螺孔将过渡主体固定于电路腔体侧面;在过渡主体的中部设有矩形波导,同轴探针一端焊接于电路腔体里的微带线上,另一端穿过绝缘体深入至矩形波导内,绝缘体设置于同轴探针与电路腔体侧面的连接处;过渡主体与矩形波导之间设有调谐孔,调谐孔的方向与同轴探针的方向垂直,调谐螺钉通过调谐孔从矩形波导的宽边伸至矩形波导内。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发明大大减小了体积,并解决了过渡装置的密封问题,从而降低了过渡中的损耗,主要用于毫米波的微带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506377.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实现手性材料多参量检测的方法,属于手性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涡旋角谱理论、改进传播矩阵方法、遗传算法和实验测试数据相结合,在待测手性材料中进一步引入分层结构、加入增益手性材料或手性微纳结构等,实现对复杂含手性材料非均匀介质的手征参数和折射率的检测,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药物研发、农用化学、食品环境等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6594.4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 , G06N3/084 , G06N3/12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低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的方法,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构建地‑电离层波导结构坐标系,提取随电离层高度和天顶角变化的电子密度;然后利用频域FEM仿真生成训练样本;再利用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训练,生成电子密度和幅度相位的映射关系;最后基于幅度相位的实测数据,通过遗传算法结合预测模型反演出天顶角不同时不同电离层高度的电子密度。基于本发明方法,通过计算不同频率VLF波在接收点的幅度和相位的传播特性以模拟原始信号,能够实现VLF波在通信、导航和电离层监测等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5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721930.9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手征参数和折射率同时检测的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改进的光纤导波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并结合遗传算法,实现含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快速对手性药物复数手征参数和折射率的同时传感,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光纤传感和成像信息领域、信息与生物医学工程以及药物研发等应用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