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波管及其分段式交错双栅慢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9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245095.2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波管及其分段式交错双栅慢波结构,本发明属于微波电子学及电真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慢波结构包括矩形波导,还包括交错加载在所述矩形波导内壁上的两排分段式金属栅;所述分段式金属栅依次包括第一矩形段、等腰梯形段和第二矩形段。本发明在传统正弦波导慢波结构的基础上修改了正弦形金属栅的形状,一方面在正弦线的波峰和波谷处引入了矩形结构,另一方面将矩形结构之间的正弦线改成直线,使得该结构保留了正弦波导慢波结构横截面尺寸处处相等的特点,从而也具备低反射和低欧姆损耗的同时,增加的矩形结构减少了上下金属栅顶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电子束通道内的纵向电场强度,能够获得更高的耦合阻抗。

    一种带状电子注多通道交错双栅行波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191082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4655.7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放大器,将多个电磁波输入结构、输出结构左右相反的交错双栅慢波结构叠放在一起,并带状电子注通道宽度方向连接到一起,形成统一的电子注通道。这样,相对于现有的微带线多通道慢波结构行波管,本发明采用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放大器功率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本发明为全金属结构,具有更高的功率容量,电子注通道横向更宽,能有效降低空间电荷力,电子注流通率更高,两通道的带状电子注可以采用统一的周期永磁聚焦,降低了成本。

    一种金属薄膜周期平行列间隙结构THz辐射源

    公开(公告)号:CN116581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63989.6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膜周期平行列间隙结构THz辐射源,包含一片沿带状电子注传输方向刻有与电子注传输方向垂直的周期性平行列间隙的金属薄膜以及一金属屏蔽外壳,金属薄膜平行焊接在金属屏蔽外壳内的中间位置,带状电子注从金属薄膜与金属屏蔽外壳之间的间隙掠过周期性平行列间隙的表面,激励起表面波并与其互作用,在输出端输出THz信号。经过测试,其TM10模下的工作频率达到0.29THz,比目前的50GHz大大提高,增加电压可以使THz辐射源工作在高次模,工作频率能达到1THz以上,而且不同本征模式的工作频率具有近似倍频的关系,通过调谐电压可以工作在不同本征模式即工作在THz波段的多个频点,这样使得THz辐射源具有宽带调谐特性。此外,在不改变薄膜大小的情况下,调谐本发明的间隙横向宽度可以改变工作的频率。

    一种太赫兹波段组合色散慢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487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4398.5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波段组合色散慢波结构,其两端分别为输入输出标准波导,在两个标准波导之间,将具有不同色散特性的单周期结构进行分段组合,每个单周期结构均由一个耦合腔、一个电子注通道、一个光栅间隙和一个调谐间隙组成;通过控制调谐间隙的尺寸,可以控制单周期结构的色散特性;将具有相同色散特性的单周期结构组成一段,每一段具有一定的周期数;再将不同色散段进行组合,构成组合色散慢波结构,其输入输出段由耦合孔过渡到标准波导。这种组合色散慢波结构,可以实现均匀周期结构所不具有的人造色散特性,通过将具有驻波色散和行波色散的单周期结构进行分段组合,从而使慢波器件获得更优的调制能力和带宽。该结构具有多样化的人造色散特性,在太赫兹真空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平面金属薄片曲折间隙慢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11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61936.X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金属薄片曲折间隙慢波结构及其加工方法,该结构包含一个中间段刻有周期性图案的槽即曲折间隙并形成等周期性结构的平面金属片,平面金属片左端、右端向前侧方延伸部分有逐步加宽的间隙,该间隙与中间段曲折间隙连通,以及内部有从左端到右端的矩形结构作为注波互作用的通道,左端、右端向前侧方的各一脊波导,脊波导作为输入输出结构耦合电磁波到注波互作用通道或耦合电磁波出注波互作用通道的金属外壳。本发明中的慢波结构不包含介质基底或支撑板,可以有效解决自由电子存在的情况下电介质衬底导致的介电损耗、电荷积累的问题,且平面金属薄片的厚度通常在百微米量级,不受加工工艺的限制。

    一种同轴单电子注多通道螺旋线行波管

    公开(公告)号:CN11453035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162711.3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单电子注多通道螺旋线行波管,包括:管壳、矩形夹持杆和椭圆形螺旋线,其中,管壳用于真空密封和结构支撑,管壳内焊接多个介质支持杆,介质支持杆上焊接椭圆螺旋线,电子注位于管壳轴心,沿轴线方向传输;电磁波从每个通道中椭圆形螺旋线的输入端口输入,沿椭圆形螺旋线慢波结构传输,并和位于中央的电子注发生注‑波互作用,此时,电子将能量交给电磁波形成放大,再从输出端口输出,从而形成多通道的电磁波的放大输出。

    一种光栅扩展互作用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724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08061.3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栅扩展互作用腔结构,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将与轴线夹角均为90度的光栅,调整为具有不同倾角的偏转光栅组合,这种偏转光栅组合可以改变能量的辐射角度,实现多周期光栅的能量在耦合腔内的有效耦合,同时将耦合腔的矩形壁改为弧面壁,耦合腔变为弧面耦合腔,使得光栅扩展互作用腔结构的光栅周期数可以进行有效扩展,从而解决了传统光栅扩展互作用腔结构的光栅数增多导致的模式竞争和腔内场隔离的问题,一方面有效降低了起振电流,解决了高频太赫兹频段难以起振的问题且提升了输出功率;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扩展互作用放大器的腔体调制能力,使光栅扩展互作用腔结构能够应该到工作频率0.65THz及以上,这样其在太赫兹源的产生和放大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