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3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06930.3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彩色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偶合组分或重氮组分与2,4,6‑三卤代‑1,3,5‑三嗪混合进行第一次缩合反应,得到第一缩合反应物;将末端含有氨基的硅醇与第一缩合反应物混合,进行第二次缩合反应,得到第二缩合反应物;提供包括有氧化硅微球的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第二缩合反应物以及硅酸酯的溶液进行反应,得到表面具有偶合组分的氧化硅微球或者表面具有重氮组分的氧化硅微球;将表面具有偶合组分的氧化硅微球与重氮组分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或者将表面具有重氮组分的氧化硅微球与偶合组分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得到彩色氧化硅微球。该彩色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能够避免掉色现象。

    微米级氧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0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4087.2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米级氧化硅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氧化硅颗粒上接枝巯基,得到表面含有巯基的氧化硅颗粒,在第二氧化硅颗粒上接枝环氧基,得到表面含有环氧基的氧化硅颗粒,其中,所述第一氧化硅颗粒和所述第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均小于或等于100nm,且所述第一氧化硅颗粒和所述第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相差30nm以内;将表面含有巯基的氧化硅颗粒、表面含有环氧基的氧化硅颗粒以及碱性催化剂混合并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得到微米级氧化硅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且绿色环保,得到的微米级氧化硅颗粒不仅比表面积较大,而且表面仍然保留了可以用于进一步修饰或功能化的基团。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3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54756.2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包括:将尿素、二胺类化合物和甲醛加入水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二胺类化合物包括疏水基团;将混合溶液加热至预定温度,尿素和二胺类化合物分别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含有加成产物的中间混合液;将中间混合液与酸性硅溶胶搅拌混合,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将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进行煅烧处理,得到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在脲醛树脂的预聚物中引入疏水基团,可以降低预聚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预聚物的过饱和度,提高成核速率,进而降低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粒径,如此通过煅烧处理后便可以得到较小粒径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上述制备方法易实施操作,成本较低。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2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6459.4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合物的水溶液、叠氮盐、引发剂及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叠氮基改性的聚合物,并将其加入极性溶剂中得到叠氮基改性聚合物的溶液;将含炔基的硅烷、叠氮基改性聚合物溶液及点击化学催化剂混合,随后加入酸催化剂或者碱催化剂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硅包覆聚合物的核‑壳结构前驱体;将核‑壳结构前驱体进行焙烧处理或溶剂提取处理,得到中空二氧化硅微球。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控制制得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壁厚以及致密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硅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9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8128.1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半导体化学机械抛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二氧化硅抛光液包括二氧化硅复合颗粒,所述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包括网状颗粒和球形颗粒,所述球形颗粒连接在所述网状颗粒表面,所述二氧化硅复合颗粒中羟基含量大于等于0.001mol/g氧化硅。由此,该二氧化硅抛光液的抛光效率较高,且不容易造成划痕。

    多级孔吸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933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6519.2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级孔吸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吸音装置。制备多级孔吸音微球的方法包括:将沸石分子筛、无机黏结剂、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促凝剂和无机溶剂均匀混合,并调节至酸性,得到混合浆料,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热溶胀特性;利用液滴发生器将混合浆料滴加至热油柱中,受热固化得到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进行煅烧处理,得到多级孔吸音微球。制备得到的多级孔吸音微球包括丰富的微孔、介孔和大孔,可以明显改善微球的气顺性,使空气能更加顺畅、快速的进出微孔,提高微孔的实际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低频响应;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多级孔吸音微球的球形度良好,且不易摩擦掉粉,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方法易实施操作,便于工业化量产。

    碳化硅单晶及其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3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29090.0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单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化硅单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硅源、聚合物单体及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含有硅烷基团的聚合物;在所述含有硅烷基团的聚合物的表面沉积二氧化硅,得到核‑壳结构前驱体;将所述核‑壳结构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碳化硅单晶。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单晶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效率高、工艺简单的优点,有利于实现碳化硅单晶的规模化生产,并且制得的碳化硅单晶的尺寸均一、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导热性优异等,可广泛应用于先进结构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