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3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691887.2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武汉润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颗粒磷浓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出水体的颗粒磷浓度。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水体所对应的高光谱反射率,其中,所述目标水体为待确定颗粒磷浓度的水体;确定所述目标水体所对应的水体颗粒物吸收系数;根据所述水体颗粒物吸收系数确定所述目标水体的目标分类;根据所述目标水体所对应的高光谱反射率以及所述目标分类确定所述目标水体的颗粒磷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2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0885988.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85988.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0389.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生叶附生藻类的分离纯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采集的高等植物叶片上选择3‑5个点,在每个点刮取藻落,加入蒸馏水中,室温放置超过2h,震荡,得到悬浮藻液;稀释后,涂布到BG11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然后室内培养,直至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单藻落;按照每间隔一个孔接种一次的方式,接种到加入BG11液体培养基的96孔板中,然后室内培养,直至每个孔中的藻长到肉眼可见的绿色;将每个孔中的藻液转移至加入BG11液体培养基的12孔板中,然后室内培养,直至每个孔中的藻长到绿色,每一个孔内即为一株分离纯化的藻株。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批量操作分离纯化气生叶附生藻类,简单、便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1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691887.2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武汉润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颗粒磷浓度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出水体的颗粒磷浓度。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水体所对应的高光谱反射率,其中,所述目标水体为待确定颗粒磷浓度的水体;确定所述目标水体所对应的水体颗粒物吸收系数;根据所述水体颗粒物吸收系数确定所述目标水体的目标分类;根据所述目标水体所对应的高光谱反射率以及所述目标分类确定所述目标水体的颗粒磷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448506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795645.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天翠 , 查荣瑞 , 周正 , 王忠军 , 胡圣 , 魏屹坤 , 王英才 , 赵培双 , 陈豪 , 普中勇 , 杨关发 , 雷明军 , 简云忠 , 刘海波 , 段必辉 , 熊少凯 , 安可君 , 陈丽雯 , 李金洁 , 夏一丹 , 王玥 , 樊牧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着生藻自动采集与处理装置,包括采样支架,所述采样支架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采样容器、过滤容器和加药容器,所述采样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过滤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过滤容器内侧底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加药容器内侧顶部连通,所述采样支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药剂注射器,所述药剂注射器用来为所述加药容器准确地添加药剂,所述药剂注射器的出药口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容器连通。通过自动冲洗的多次运行,解决了手动采样可能将着生藻残留、破坏等造成的生物量损失等问题,震动部实现了自动化采样,提高了着生藻定量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94142.9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类栖息地保护生境节点设计方法,鱼类栖息地保护生境节点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支流选择、规划目标支流、构建替代生境水力模型、替代生境节点设计和类型选择、栖息地生境加强保护与修复,根据不同鱼类的产卵、繁殖、栖息对水流要求,营造多样化水流生境,对局部河段进行微地形改造,使目标支流河段的水文形态符合目标鱼类生存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鱼类栖息地保护生境节点设计方法具备营造鱼类生境条件、维护生态多样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18115.1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利清淤技术领域的一种隧洞清淤机器人,包括主箱体、转动箱和淤泥泵,主箱体中设有驱动腔和处理腔,驱动腔中设有驱动处理腔中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螺旋轴,转动箱上设有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且上方设有刮板,下方设有搅动组件,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调整刮板和搅动组件的位置,适应不同大小的隧洞;通过驱动组件使转动箱运动,刮板沿隧洞上部壁面运动,对隧洞上部壁面粘附的少量淤泥进行刮除清理,同时搅动组件对隧洞下部沉积的淤泥和水进行搅动,使淤泥与水混合,分别对隧洞上下两侧进行不同的清理;通过淤泥管和淤泥泵使淤泥输送至处理腔中,通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进行过滤处理,以便对淤泥中的水进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46962.9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空心柱形封堵装置,包括空心圆柱框架,所述空心圆柱框架内腔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电动推杆、电磁铁Ⅰ、弹簧导轨、中心支柱、大型支撑架与密封垫,所述空心圆柱框架由两个顶部带有凹槽的桶形结构装配而成、且交界处留有空位用于密封垫的安装;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设备维护的便捷性,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7258.7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土石坝排渗系统,包括坝体和排水沟,排水沟设于坝体下游侧的底部,坝体上游侧和坝体下游侧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墙,坝体下游侧开设有若干列卡孔,坝体下游侧的两边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入反渗板,反渗板上均布有若干个通水孔,通水孔与卡孔相连通;坝体下游侧可拆卸连接有反水层,反水层背面填充有排水体,反水层正面可拆卸连接有折弯管,折弯管上均布有若干个疏水孔,在排水沟的下游侧的平台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孔上可拆卸连接有滤网。本申请通过设置反渗板、反水层和排水沟,能够高效快速收集坝体孔隙水,也能快速将孔隙水排除坝体外;通过设置排水沟,便于施工人员观察水质的变化,便于后期对坝体进行检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