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996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76361.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103/06 , C02F1/40 , C02F1/24 , C02F101/32 , C02F1/00 , C02F3/34 , C02F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中高浓度石油烃快速降解设备及降解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抽提设备与污染地下水连接的第一气浮修复池、与所述第一气浮修复池连接的生物修复单元、与生物修复单元连接的第二气浮修复池、以及与所述第二气浮修复池连接的物理杀菌单元,通过第一气浮修复池去除受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中的悬浮油和部分溶解油,生物修复单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石油烃,通过第二气浮修复池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污染物,物理杀菌单元则确保处理后的水质安全,防止微生物污染,有效提高了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6361.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103/06 , C02F1/40 , C02F1/24 , C02F101/32 , C02F1/00 , C02F3/34 , C02F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中高浓度石油烃快速降解设备及降解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抽提设备与污染地下水连接的第一气浮修复池、与所述第一气浮修复池连接的生物修复单元、与生物修复单元连接的第二气浮修复池、以及与所述第二气浮修复池连接的物理杀菌单元,通过第一气浮修复池去除受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中的悬浮油和部分溶解油,生物修复单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石油烃,通过第二气浮修复池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污染物,物理杀菌单元则确保处理后的水质安全,防止微生物污染,有效提高了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27713.4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铬在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模拟方法,属于铬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和转化模拟技术领域。迁移转化及模拟方法通过砂箱装置开展铬在复杂场地条件下的迁移实验,通过迁移实验获取复杂场地条件下土壤和地下水的铬相关参数;基于变饱和水流模型和反应性溶质运移模型构建饱和‑非饱和多过程耦合模型;基于土壤和地下水的铬相关参数及饱和‑非饱和多过程耦合模型得到总铬及Cr(Ⅵ)在土壤中分布情况的模拟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铬在复杂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模拟效果不佳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代表复杂的场地条件,更真实地反应了Cr在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扩散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27334.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降解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蚯蚓干粉:20~25%;狗牙根:15~20;改性轮虫粉:0.5~1%;修复剂:1~2%;脂肪酸羟化酶:0.5~1%;降解菌:余量。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微生物粉末的制备;S2、载体的制备;S3、降解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降解材料中添加了狗牙根和改性轮虫粉,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能提高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附能力和生物降解效率,制备工艺提高了降解材料的浸润性,增加了反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能更快速地在土壤中传输活性成分,增大载体材料的吸附位点,强化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3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85401.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4 , C02F3/10 , C02F3/00 , C02F103/06 , C02F101/32 , C02F101/30 , C02F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修复石油化工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方法,包括:S1、抽提出石油化工企业受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并进行气液分离;S2、将气相去除VOC后排放,将液相通入处理箱;S3、采集石油化工企业受石油烃污染的土壤并与生物分子球混合填铺于网仓中;S4、将球壤共混料间歇浸润于液相中数次,并在未浸润期间,对球壤共混料进行通电处理;浸润完成后,将球壤共混料及液相进行排放,并补充球壤共混料以及液相;S5、循环S4的操作,对石油化工企业受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持续处理。本发明通过电活性微生物富集诱导石油烃降解菌的产生,从而提高地下水中石油烃的降解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5401.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4 , C02F3/10 , C02F3/00 , C02F103/06 , C02F101/32 , C02F101/30 , C02F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修复石油化工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方法,包括:S1、抽提出石油化工企业受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并进行气液分离;S2、将气相去除VOC后排放,将液相通入处理箱;S3、采集石油化工企业受石油烃污染的土壤并与生物分子球混合填铺于网仓中;S4、将球壤共混料间歇浸润于液相中数次,并在未浸润期间,对球壤共混料进行通电处理;浸润完成后,将球壤共混料及液相进行排放,并补充球壤共混料以及液相;S5、循环S4的操作,对石油化工企业受石油烃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持续处理。本发明通过电活性微生物富集诱导石油烃降解菌的产生,从而提高地下水中石油烃的降解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17819.1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准确度的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支撑容纳结构,设置在支撑容纳结构内的样本制片机构以及样本检测机构;支撑容纳结构包括主体支撑底座,主体支撑底座顶部固定设有主体支撑壳体;样本制片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支撑底座顶部的制片机构壳体,制片机构壳体内固定设有制片机构底座,制片机构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开口朝上的制片容纳筒;本发明中样本制片机构能够将研磨处理后的土壤样本制备成各种规格的土壤薄膜样片,便于对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52394.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28 , C02F1/00 , B09C1/0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土壤重金属绿色高效污染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人工湿地搭建;S2、地沟搭建;S3、水循环建立;S4、农耕土壤处理,第一引水地沟内部前端设有过滤膜,位于过滤膜后方的第一引水地沟内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中部设有水轮,水轮后方设有过滤加药组件。本发明的岩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方法通过构建人工湿地以及引水地沟实现了对岩矿区土壤重金属的阻隔以及修复,并通过两种不同的人工湿地实现了强化阻隔效果,向两个人工湿地中添加不同的填料实现了两种类型的重金属净化,并对净化后的水资源进行了循环利用,能够绿色高效的实现岩矿区重金属污染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9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552394.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28 , C02F1/00 , B09C1/0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土壤重金属绿色高效污染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人工湿地搭建;S2、地沟搭建;S3、水循环建立;S4、农耕土壤处理,第一引水地沟内部前端设有过滤膜,位于过滤膜后方的第一引水地沟内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中部设有水轮,水轮后方设有过滤加药组件。本发明的岩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方法通过构建人工湿地以及引水地沟实现了对岩矿区土壤重金属的阻隔以及修复,并通过两种不同的人工湿地实现了强化阻隔效果,向两个人工湿地中添加不同的填料实现了两种类型的重金属净化,并对净化后的水资源进行了循环利用,能够绿色高效的实现岩矿区重金属污染的防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