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68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8431.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盐固废处理用熔融炉,涉及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底面板,所述工作底面板顶部左侧固定有熔融炉本体,所述熔融炉本体侧面转动连接有隔绝门,所述工作底面板顶部右侧设置有除湿盒,所述除湿盒设置于熔融炉本体背部,所述除湿盒顶面固定有除湿盖,所述除湿盖圆台型设置,所述除湿盒底面与熔融炉本体背部之间通过滑漏管道相接,所述滑漏管道斜型设置,所述滑漏管道底部固定有震动部件,所述震动部件包括震动外框板,所述震动外框板方形设置,所述震动外框板内侧中部固定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外框板底部固定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底部与工作底面板顶部固定连接,利用震动器的震动效果,将粘壁的废料震动下来,从而提高熔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16529.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区分生活垃圾与飞灰填埋区域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放置架,设置在所述放置架一侧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放置架另一侧的操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置架中部的区分检测模块;区分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区分单元,以及设置在区分单元底部且与调节座螺纹连接的检测单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S2、区分判定,S3、标记;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挤压杆实现往复运动,从而对挤压气囊进行挤压,使得检测探针伸出罐体从而实现对填埋区土壤的检测,这种检测方式能够有效保护检测探针,避免其长期暴露在填埋物中受到腐蚀,进而提升装置的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532010.9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0 , C02F1/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废弃风机叶片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至少一组处理模块以及过滤模块,处理模块与过滤模块通过管道连通,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挡水板以及分区组件,第一挡水板以及分区组件将第一罐体内分为调节区以及好氧区,过滤模块包括第二罐体以及分区组件;本发明通过切割、利用废弃风机叶片的关键部位来制备处理模块以及过滤模块,不改变流体力学性能,风机叶片的流线型利于污水的流动,大大减少了传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中的盲区和死角,第一罐体、第二罐体等其他部件采用废弃风机叶片进行切割制作,废弃风机叶片中的纤维材料,进行树脂浇铸后连为一体,受到水力冲击不易造成表面破裂或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101850.X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秸秆自然风干或烘干后粉碎;将拜耳法赤泥烘干,破碎成粉状;然后粉碎后的秸秆和粉状赤泥采用球磨混合,制备秸秆‑赤泥混合粉末;将富含碱金属的生物质灰与水混合,浸提得到生物质灰提取液和脱碱的生物质灰固体残渣;将秸秆‑赤泥混合粉末与生物质灰提取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糊状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共热解,共热解生成的磁性秸秆生物炭经水洗至中性,即得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本发明极大地提升秸秆生物炭对典型抗生素氟喹诺酮类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同时赋予秸秆生物炭磁性,利于后续分选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16529.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区分生活垃圾与飞灰填埋区域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放置架,设置在所述放置架一侧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放置架另一侧的操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置架中部的区分检测模块;区分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区分单元,以及设置在区分单元底部且与调节座螺纹连接的检测单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S2、区分判定,S3、标记;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挤压杆实现往复运动,从而对挤压气囊进行挤压,使得检测探针伸出罐体从而实现对填埋区土壤的检测,这种检测方式能够有效保护检测探针,避免其长期暴露在填埋物中受到腐蚀,进而提升装置的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54235.4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22B25/02 , C22B25/06 , C22B7/00 , C22B3/18 , C25C1/16 , B22D7/00 , C04B33/138 , C04B33/132 , C04B3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行业冷轧厂含锡污泥的全量资源化利用方法,属于危废处理技术领域,包括S1、酸浸:将含锡污泥倒入反应池中,然后相反应池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7%浓盐酸和水;S2、生物浸提:降低反应池温度至20‑30℃,然后加入混养型嗜酸性微生物菌剂;S3、浸出渣处理:将步骤S2中得到的浸出渣进行水洗,清洗后得到的水洗混合物再进行过滤,得到洗后液和无机渣,所述无机渣进行烧结,烧结后得到烧结块;S4、浸出液处理:将步骤S2中得到的浸出液放入置换池中,加入锌粉并进行搅拌,置换出锡,本发明采用高效活性的微生物浸提锡泥,既解决了湿法酸浸无法破解配合物影响的问题,又避免了火法能耗高、回收率低、烟气难以处理达标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01850.X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秸秆自然风干或烘干后粉碎;将拜耳法赤泥烘干,破碎成粉状;然后粉碎后的秸秆和粉状赤泥采用球磨混合,制备秸秆‑赤泥混合粉末;将富含碱金属的生物质灰与水混合,浸提得到生物质灰提取液和脱碱的生物质灰固体残渣;将秸秆‑赤泥混合粉末与生物质灰提取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糊状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共热解,共热解生成的磁性秸秆生物炭经水洗至中性,即得赤泥增强磁性秸秆生物炭材料。本发明极大地提升秸秆生物炭对典型抗生素氟喹诺酮类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同时赋予秸秆生物炭磁性,利于后续分选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5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70031.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5F17/957 , C05F17/964 , C05F17/971 , C05F17/10 , C05F17/20 , C05F17/7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锌生化污泥综合利用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组件、发酵罐堆肥组件和槽式堆肥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处理量确定;S2、预处理;S3、进料;S4、出料。本发明采用发酵槽式好氧发酵+发酵罐式好氧堆肥的组合处置方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产,以棉浆粕和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含锌废水处理生化污泥为原料,将其中的重金属锌进行钝化,最终得到土壤调理剂,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70031.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5F17/957 , C05F17/964 , C05F17/971 , C05F17/10 , C05F17/20 , C05F17/70 ,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锌生化污泥综合利用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组件、发酵罐堆肥组件和槽式堆肥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处理量确定;S2、预处理;S3、进料;S4、出料。本发明采用发酵槽式好氧发酵+发酵罐式好氧堆肥的组合处置方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产,以棉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含锌的棉浆粕和粘胶纤维废水生化污泥为原料,将其中的重金属锌进行钝化,最终得到土壤调理剂,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116216.3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和农林废弃物协同热解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预处理;S2、热处理;S3、超声酸洗:S3‑1、低压低功率低酸浓度反应;S3‑2、保压高功率中酸浓度反应;S3‑3、降压中功率高酸浓度反应;S4、后处理。本发明利用了含油污泥和农林废弃物产生量巨大的优势,既能解决该类危险废物处置的问题,还能将其中的油类回收利用,同时实现热解残渣的再利用,利用农林废弃物中含有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弥补了含油污泥有机质含量低的缺陷,同时二者的协同热解作用又使制备出的生物炭材料的吸附性能增加,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