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处理抗生素废水的便携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19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04020.4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处理抗生素废水的便携式装置,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罐上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加料口,反应罐侧壁设有排水管,反应罐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搅拌轴另一端设有搅拌叶片,盖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不完全齿轮,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盖体上设有传动框,盖体上设有与传动框滑动连接的支架,位于不完全齿轮两侧的传动框侧壁设有齿条,反应罐内设有灯架,灯架与传动框固定连接,灯架上设有低压汞灯,本发明将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能高效处理含抗生素废水,且低压汞灯可在不完全齿轮与传动框配合下对抗生素废水进行均匀照射。

    一种高效捕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5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745905.0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捕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属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包括底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料口且上端设有第一出气口的吸收塔、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的固液分离器、设于吸收塔内的梯度喷淋吸收组件、与所述固液分离器连接的解吸塔、热量回用组件;通过在吸收塔内设置多个滑动喷淋罩,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多次捕集,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烟气中残余二氧化碳量,增加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时,通过控制限流板上对应的通气孔的孔径大小,来调节烟气的通过速率,既能增加二氧化碳捕集量,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

    一种高效捕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5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5905.0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捕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属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包括底端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料口且上端设有第一出气口的吸收塔、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的固液分离器、设于吸收塔内的梯度喷淋吸收组件、与所述固液分离器连接的解吸塔、热量回用组件;通过在吸收塔内设置多个滑动喷淋罩,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多次捕集,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烟气中残余二氧化碳量,增加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时,通过控制限流板上对应的通气孔的孔径大小,来调节烟气的通过速率,既能增加二氧化碳捕集量,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

    利用钢渣与钛石膏协同制备的气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836479.7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钢渣与钛石膏协同制备的气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气泡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0‑800份的钢渣,200‑800份的改性复合钛石膏,100‑400份的硅酸盐水泥,10‑40份的激发剂,2.5‑10份的早强剂,20‑80份的促凝剂,1‑4份的减水剂,22.5‑50份的物理泡沫材料以及300‑1200份的水;本发明通过以工业废钢渣及工业废渣钛石膏两类固体废物作为主要原料制备气泡混凝土,不仅可以缓解固废大量堆置贮存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还可以实现固体废物的绿色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向现有的钛石膏中添加磷石膏,可减小钛石膏的黏性,稳定钛石膏的SO3含量,使制备的气泡混凝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都大大提高。

    一种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的地下水中全氟-多氟化合物溯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4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2902.8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的地下水中全氟‑多氟化合物溯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和预处理填埋场地下水样品;S2、测定地下水样品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种类和浓度;S3、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通过拟合优度分析方法对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的全氟‑多氟化合物定量源解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量化模型结果误差,得到最佳环境污染物源解析。相比从受污染水体下游和上游涉污企业排口采集水样、结果分析对比的传统溯源方法,本发明通过模型参数校准和验证,全面客观的识别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的地下水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的来源,从而突破了地下水中全氟‑多氟化合物快速、准确溯源的技术限制。

    利用钢渣与钛石膏协同制备的气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8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6479.7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钢渣与钛石膏协同制备的气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气泡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00‑800份的钢渣,200‑800份的改性复合钛石膏,100‑400份的硅酸盐水泥,10‑40份的激发剂,2.5‑10份的早强剂,20‑80份的促凝剂,1‑4份的减水剂,22.5‑50份的物理泡沫材料以及300‑1200份的水;本发明通过以工业废钢渣及工业废渣钛石膏两类固体废物作为主要原料制备气泡混凝土,不仅可以缓解固废大量堆置贮存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还可以实现固体废物的绿色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向现有的钛石膏中添加磷石膏,可减小钛石膏的黏性,稳定钛石膏的SO3含量,使制备的气泡混凝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都大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