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0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90367.5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竹叶表皮制片方法,以下步骤:叶片采集:取新鲜的翠竹成熟叶片,取叶片中部位置,剪成小块若干,所述小块叶片的长度约为0.8cm‑1.2cm,所述小块叶片的宽度约为0.6cm‑0.8cm;叶片处理:将小块叶片浸入铬酸:硝酸=1:1配制的溶液中,之后放入45℃的烘箱中离析,离析期间定时更换浸透液,直至叶片变成薄膜状浮在溶液上;清洗:用镊子将薄膜状叶片挑起进行清洗;染色:将清洗后的叶片用染液染色10min后,再用蒸馏水洗去染液;制片:用载玻片制备临时装片;观察拍照:在显微镜下拍照观察,该简便有效的竹叶表皮制片方法,操作简单,周期短、成本低、观察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82676.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采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样品采集的装置,包括取土器、旋转座、定位旋转机构、传动机构、限位卡接器、双向内拉机构、传动柱、弹性抵柱、安装座、第一腰形管、第二腰形管、筒壳、转动手柄、两个水平推移机构、四个收集管和弹性限位机构,该土壤样品采集的装置,通过取土器将土壤从泥土中取出,再通过取土器将泥土压入到容纳筒,使得泥土还保持分层结构,且在压入的过程中,对石头进行自动过滤,避免被压入的土壤内还留有石头,便于试验人员的检测,节约了检测的时间,整个设备不需要使用移动电源,减低了设备的重量,且避免了野外使用设备,该设备没有电而造成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9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90483.9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A01G17/00 , A01G20/00 , A01G22/00 , A01B79/02 , A01G25/00 , A01G25/02 , A01C21/00 , C05F3/00 , C05G1/00 , C05G3/80 , C05F17/20 , C05F17/50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所述荒山植被快速恢复的方法包括: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选择、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恢复前预处理、依据土层的厚度进行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分区、对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种类进行选择、对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种植植被种类进行选择、对荒山植被恢复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本发明通过对荒山种植区域阳面与阴面的划分,实现向阳荒山植被恢复区域以及背阴荒山植被恢复区域的划定。同时,本发明通过土层厚度进行难恢复区、正常恢复区、易恢复区的划分,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植株的种植,针对性更好,植株存活率更高,进行荒山植被的恢复的效率更高,且恢复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801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66986.2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A01K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福寿螺卵块诱捕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自锁伸缩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通口,所述通口内滑动插设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口对应的多个卡块,所述卡块上滑动插设有卡杆,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卡套,所述卡杆远离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卡杆的一端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网兜。本发明中通过可调节式诱捕装置的设置,使装置的安装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387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313080.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包括锥形头套、头套骨架、第一防护纱网、第二防护纱网、散热风扇和固态驱虫皂,头套骨架向内上还是设置有一圈海绵垫,散热风扇的正上方设置有储存机构,储存机构上开设有若干个弧形透气孔,储存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闸门机构,锥形头套的顶端设置有硬质防护网,遮阳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照明机构,该林业野外作业用的防护帽,通过散热风扇对工作人员的头部进行吹风,防止工作人员的中暑、且通过第一防护纱网和第二防护纱网,进而防止蚊虫叮咬,且通过散热风扇将固态驱虫皂的气味吹到工作人员的身上,进一步的防止蚊虫的叮咬。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0520542.X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树高的装置及测量树高的方法,涉及农林技术领域,测量树高的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卷尺、瞄准装置和标杆,卷尺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瞄准装置与卷尺同轴线设置,瞄准装置与卷尺形成绕卷尺轴线的转动连接,且卷尺壳体的上表面周向360度设置有与瞄准装置相配合的刻度线,标杆用于测量卷尺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测量树高的方法,首先利用卷尺测得卷尺至标杆的水平距离,同时记录卷尺标尺与标杆的交点至标杆底端的距离,接着使瞄准装置瞄准待测树木最高端,记录此时卷尺标尺与瞄准装置的夹角,根据公式即可得待测树木的高度,通过设置卷尺能够在各种水平距离下测量树高,且设置有支撑装置,省时省力,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2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49233.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21/25 , G01N21/84 , G01D21/02 , G06V20/1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T13/60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慧植物生长监测系统,包括:光谱数据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待测植物的光谱数据;生长环境数据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待测植物的生长环境数据;植物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待测植物的图像数据;主控模块,用于根据光谱数据和生长环境参数数据计算得到植被指数,并根据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得到植物的结构参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植被指数和结构参数发送至监测云端,以进行对待测植物的云端实时监测。本发明能够提高植物生长监测的智能化程度,并且提高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0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9232.3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52 ,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20/68 , G06V40/10 , G06V10/30 , G06V10/36 , G06T17/00 , G06Q50/26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外来入侵植物生物防治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测绘数据进行建模,得到目标模型;实时监测模块,用于基于遥感技术,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监测信息包括外来入侵物种生长状况数据以及天敌情况数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监测信息进行信息预处理,得到处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处理信息进行程序化分析,得到监测信息;三维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监测信息和目标模型进行外来入侵物种和天敌的实时生长状态的动态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的进行外来植物入侵和天敌监测,并能够进行三维展示,实现植被持续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039057.2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方法、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河流网络构建系统包括:区域范围确定模块、区域历史数据采集模块、河流分段模块、河流沿岸环境获取模块、河流类型确定模块、河流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河流网络构建模块、河流连通性评价模块、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块、建议生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更新显示模块。本发明基于环境及河流数据确定河流网络的边与节点,结合连通性及生物多样性对河流进行定量分析,能够确定河流因素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因子,给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与意见,对水资源分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水文分析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1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54598.2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呼吸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碳通量测定系统,获取待检测土壤样品和待检测区域内植被呼吸碳通量影响因素;测定待检测区域内植物呼吸产生的CO2排放通量,确定待测土壤呼吸碳通量;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待检测区域内植物呼吸产生的CO2排放通量和待测土壤呼吸碳通量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森林生态系统中各呼吸组分的比例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各呼吸组分的比例关系进行修正,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碳通量。本发明提供的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碳通量测定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高大乔木以及多变的大气环境,对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碳通量的测量精度高,实用性强,能为全球尺度碳循环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