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56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749764.6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具有优异的可视性的显示体的光扩散控制体、及具有优异的可视性的反射型显示体。所述光扩散控制体为至少具备2层光扩散控制层的光扩散控制体(1),所述光扩散控制层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具备多个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的规则的内部结构,针对作为光扩散控制层(1)中的2层的第一光扩散控制层(11)及第二光扩散控制层(12)的各自的单面,将该面的法线方向设为0°,并以‑70°~70°的入射角依次照射光线时,所测定的雾度值的最小值为3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14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1454900.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安装于可变更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的反射型显示体中,也能够无论显示内容的上下方向如何均可实现优异的可见性的光扩散控制构件、及具有这样的可见性的反射型显示体。所述光扩散控制构件为具备第一光扩散控制层(11)与第二光扩散控制层(12)的光扩散控制构件(1),其中,第一光扩散控制层(11)及第二光扩散控制层(12)各自具有在折射率相对较低的区域(112)中具备多个折射率相对较高的区域(111)的规则的内部结构,基于该规则的内部结构,以在第一光扩散控制层(11)及第二光扩散控制层(12)中各自规定的两个矢量所成的角度超过0°且为90°以下的方式,层叠有第一光扩散控制层(11)与第二光扩散控制层(12)。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57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10054476.1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Abstract: [课题]提供能够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中的从宽范围的角度入射的光有效地扩散、即使在应用于大画面的情况中也能够得到宽视野角的投影屏。[解決手段]具备光扩散控制板的投影屏,存在下述第1方向和第2方向,其中,在光扩散控制板的表面上,预想有垂直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并且对于对光扩散控制板入射的光的入射角,将与光扩散控制板的表面的法线平行的角度定义为0°的情况中,将入射入射角为0°的光时的扩散光的亮度记作L0,将沿着第1方向入射规定入射角的光时的扩散光的亮度记作L1,将沿着第2方向入射规定入射角的光时的扩散光的亮度记作L2,此时,L0、L1和L2时常满足下述关系式(1)和(2),L1≥0.25×L0(1)L2≥0.25×L0(2)。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6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0053800.8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提供投影屏,其中,尽管光扩散控制膜的层叠片数少至3~4片,也能够使从宽范围的角度入射的光有效地扩散,由此即使在应用于大画面的情况中也能够得到宽视野角。[解決手段]具备光扩散控制板的投影屏,其中,光扩散控制板为层叠多个光扩散控制膜而得到,并且光扩散控制膜为具有单一层的光扩散层,所述单一层的光扩散层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起按顺序具有第1内部结构和第2内部结构,第1内部结构为规定的百叶结构,第2内部结构为规定的柱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203870.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漫射特性均匀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叠体是在光漫射控制膜上层叠覆层膜而成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光漫射控制膜具有规定的内部结构,同时在层叠体的层叠面内,将形成光漫射控制膜时的移动方向设为长边方向、将与该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短边方向,且将沿着覆层膜的短边方向测定的相位差Re(nm)的最大值记作Remax、最小值记作Remin时,满足规定的关系式(1):(Remax-Remin)/(Remax+Remin)×100<35(%)(1)。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6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053800.8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 , G02B5/0236 , G02B5/0257 , G02B5/0278 , G03B21/60
Abstract: [课题]提供投影屏,其中,尽管光扩散控制膜的层叠片数少至3~4片,也能够使从宽范围的角度入射的光有效地扩散,由此即使在应用于大画面的情况中也能够得到宽视野角。[解決手段]具备光扩散控制板的投影屏,其中,光扩散控制板为层叠多个光扩散控制膜而得到,并且光扩散控制膜为具有单一层的光扩散层,所述单一层的光扩散层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起按顺序具有第1内部结构和第2内部结构,第1内部结构为规定的百叶结构,第2内部结构为规定的柱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57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054476.1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 , G02B5/0236 , G03B21/60 , G02B5/0278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中的从宽范围的角度入射的光有效地扩散、即使在应用于大画面的情况中也能够得到宽视野角的投影屏。具备光扩散控制板的投影屏,存在下述第1方向和第2方向,其中,在光扩散控制板的表面上,预想有垂直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并且对于对光扩散控制板入射的光的入射角,将与光扩散控制板的表面的法线平行的角度定义为0°的情况中,将入射入射角为0°的光时的扩散光的亮度记作L0,将沿着第1方向入射规定入射角的光时的扩散光的亮度记作L1,将沿着第2方向入射规定入射角的光时的扩散光的亮度记作L2,此时,L0、L1和L2时常满足下述关系式(1)和(2),L1≥0.25×L0(1);L2≥0.25×L0(2)。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92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1207726.8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3B2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其以薄到不出现图像模糊的方式构成,且作为透射型屏幕具有充分的投影性,且对玻璃等被粘物的密合力和耐久性优异,同时再剥离性优异,即使在剥离后再度使用也不因气泡等的混入而降低可视性。所述屏幕为贴附型投影屏幕,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层而构成,光漫射层含有硅酮树脂、平均粒径为1~10μm的有机微粒,光漫射层的厚度为5~30μm的范围内的值,光漫射层侧的以JIS Z 0237:2009为标准测定的180°剥离力为20~200mN/25mm的范围内的值,且以JIS K 7136:2000为标准测定的雾度值为20%以上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30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176678.0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膜,该扩散膜通过使入射光不仅向沿着其长度方向的方向,也向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光扩散,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入射光的扩散面积。上述光扩散膜是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开始依次具有第1百叶窗结构和第2百叶窗结构的长条状光扩散膜,第1百叶窗结构和第2百叶窗结构是由折射率分别不同的多个板状区域构成、并且折射率不同的多个板状区域在沿着膜面的任一方向上交替地平行配置而成的百叶窗结构,并且,从膜上方看时,使第1百叶窗结构中的板状区域的延伸方向与第2百叶窗结构中的板状区域的延伸方向所成的锐角θ1为10~90°的范围内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467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80057503.1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B32B7/02 , G02B5/00 , G02F1/1335 , G09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68 , G02B5/021 , G02B5/0236 , G02B26/023 , G02F1/13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率地制造光扩散膜的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和用该方法得到的光扩散膜,该光扩散膜可容易地调节多个百叶结构区域中的板状区域的倾斜角组合,并提高光扩散角度区域内的扩散光强度的均一性,进而有效扩大了光扩散角度区域。具有第1百叶结构区域和第2百叶结构区域的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工序(a)~(d):(a)准备光扩散膜用组合物的工序;(b)涂布光扩散膜用组合物,形成涂布层的工序;(c)进行第1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在涂布层的下方部分形成第1百叶结构区域,并在涂布层的上方部分保留百叶结构未形成区域的工序;(d)进行第2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在百叶结构未形成区域形成第2百叶结构区域的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