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4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11547.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包括:启动新风功能,以通过新风出口向室内引入新风;获取所述新风出口的设置位置;根据所述新风出口的设置位置对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进行调节。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新风的空调器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5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511547.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包括:启动新风功能,以通过新风出口向室内引入新风;获取所述新风出口的设置位置;根据所述新风出口的设置位置对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进行调节。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新风的空调器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8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3917.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33 , F24F11/84 , F24F11/65 ,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1/54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空调装置控制方法。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具有相互连通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蒸发器,与吸气口连接;冷凝器,与排气口连接;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和冷凝器连接;储液装置,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且包括储液结构、相变材料层、进液管路、出液管路以及第一控制阀,相变材料层包覆在储液结构外,进液管路通过储液结构的内腔与出液管路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进液管路上,以用于控制进液管路与第一管路的通断状态;出液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一管路上,以用于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空调装置的流量调节能力有限而影响其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4461.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空调在制冷模式下的当前运行参数与当前冷凝器进风温度,并基于空调的当前运行参数进行过冷度预测,获得当前过冷度预测值,以及根据当前冷凝器进风温度确定当前过冷度目标值,最后基于当前过冷度预测值与当前过冷度目标值的差值获得当前空调调节策略,并基于当前空调调节策略控制空调运行。本申请利用便携式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现有的系统参数便可以预测冷凝器出口处的过冷度,无需改造其结构以及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提高了空调冷凝器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优化了便携式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的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49097.2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包括:压缩机构;蒸发机构,与压缩机构连接;冷凝机构,与蒸发机构连接且具有冷凝出风口;导液机构,包括集液组件及导液膜,集液组件设于蒸发机构的底部,导液膜的一端设于集液组件内且另一端设于冷凝出风口。一种上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导液机构的集液压力;当集液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导液机构继续集液;当集液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导液机构切换至排液模式,并发出警示信号。上述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在蒸发机构表面会形成冷凝水,导液机构的集液组件能够收集并排出冷凝水,同时导液膜能够吸收集液组件内的冷凝水并使水分子迁移至靠近冷凝出风口。
-
公开(公告)号:CN1173083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70869.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和烘干箱,烘干箱的进气管通过连接管道与空调组件的冷凝器排风口连接,冷凝器的排气可以传输至箱体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待烘干对象悬挂于悬挂组件上,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悬挂组件运动,使得待烘干对象舒展充分与箱体内部气流充分接触,提高待烘干对象与内部气流的湿热交换速率,提升烘干脱水的效率,并且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运行,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通过连接管道将冷凝器的排气加以收集导入烘干箱箱体内,并二次利用冷凝器的排气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8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9169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便携式空调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便携式空调器的多组系统参数;对多组系统参数进行数值化处理,得到数值化处理后的多组系统参数;确定与数值化处理后的多组系统参数对应的便携式空调器的预测运行功率;确定预测运行功率与对应时间窗口上便携式空调器的实际运行功率的功率差值,并根据功率差值确定便携式空调器的调节指令;控制便携式空调器按照调节指令调节运行模式,以使便携式空调器运行于非过载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便携式空调器无法根据电源的实时供电能力调整运行策略,容易出现电源模块的供电能力不足,仍然高负荷输出,导致电源模块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7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8726.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4F11/86 , F24F11/64 , F24F11/77 , F24F11/54 , F24F11/58 , F24F11/61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装置与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进风湿度预测模型,进风湿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为关联参数,进风湿度预测模型的输出参数为预测蒸发器进风湿度,关联参数为与空调器的蒸发器进风湿度相关联的,且为采用空调器的已有结构能够检测到的参数;获取关联参数,并根据关联参数和进风湿度预测模型,得到与关联参数对应的预测蒸发器进风湿度;根据预测蒸发器进风湿度与目标蒸发器进风湿度的差值,自适应地控制空调器的执行结构执行相应的动作,以满足预测蒸发器进风湿度与目标蒸发器进风湿度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利用空调器的现有的参数,构建除湿模型,实现自适应调节的同时节省空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72931.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1/89 , F24F110/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外环温确定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空气调节器的初始外环温和影响空气调节器的外环温的空气调节器的工作状态参数,将初始外环温和工作状态参数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修正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后的外环温。其中,神经网络修正模型表征不同的工作状态参数下,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外环温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二外环温的对应关系,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小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由此,将初始外环温和工作状态参数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修正模型进行计算后,可以得到准确的外环温,可以减少使用成本,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7932.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F25B41/375 , F25B41/40 ,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管节流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毛细管节流装置,包括:阀座,阀座的两侧壁上连接有第一毛细管组及第二毛细管组,各毛细管组内皆包括多条毛细管;圆柱阀芯,圆柱阀芯内具有包括多条过流通道的过流流道组;圆柱阀芯能够被驱动旋转不同的角度,以在一角度下使得第一毛细管组中的一条毛细管与第二毛细管组中的一条毛细管经由过流流道组中的一条过流流道连通形成毛细节流流道且在该角度下第一毛细管组中与第二毛细管组中其他毛细管皆不连通,在各角度下分别形成连通的各毛细节流流道的节流量各不相同。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空调器不同的负荷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调整,进而满足空调器的不同运行需求,产品可靠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