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47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69169.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具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装配标准件的模板的模板信息和模架的模架信息;确定所述模板信息和模架信息对应的标准件类型;基于所述三维尺寸信息和排布规则确定所述标准件类型对应的标准件在所述模板的平面区域的排布坐标;根据所述三维尺寸信息中的高度确定所述标准件的规格;至少基于所述标准件的规格、所述排布坐标、模板信息生成模具,能够快速实现模板与标准件的匹配和装配,从而能够提高模具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4768.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钣金模具参数化建模的工时成本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包括加工特征库和加工特征工时计算规则库,还包括:识别钣金模具的加工特征;通过加工特征库判断加工特征的类型,通过加工特征工时计算规则库得到该类型的计算公式的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计算该加工特征的加工工时和加工成本;根据加工工时计算总工时;根据加工成本计算总成本;所述加工特征的类型包括CNC粗加工、攻牙、磨床、线割、CNC精加工和抛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基于钣金模具的参数化建模技术,并建立各加工特征的工时计算规则库,将设计完成的模具根据其加工工艺自动按照规则计算加工工时和成本,提高了钣金模具的工时和成本统计的效率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44877.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钣金模具设计中的零件属性赋予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零件属性赋予方法包括:S100、配置零件基本属性信息表,所述零件基本属性信息表的项目包括:属性名称、属性值、属性值来源、属性用处;S200、配置零件加工属性信息表,所述零件加工属性信息表的项目包括:加工方式、加工特征;S300、通过调用所述零件基本属性信息表,对相关零件逐个赋予基本属性;S400、通过调用所述零件加工属性信息表,对相关零件逐个赋予加工属性。本发明在参数化建模的基础上,通过赋予相应的属性,对模具的各项参数进行预先设定和调整,从而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减少错误和返工,为钣金模具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98306.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11/20 , G06T11/60 , G06V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钣金模具二维图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对模具结构进行基本属性检查,其中所述模具结构基于参数化建模生成;确定图框类型和注解类型;根据图框类型和注解类型以既定绘制参数将零件的图素和属性插入二维图中,预生成目标二维图;将目标二维图导出,并以预设顺序和位置自动拼合形成二维图拼合图档。本发明自动化出图设计整体效率大幅提升,并减少设计异常,实现了模具的参数化更新,能适应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提高了模具的重用性,缩减了企业产品更迭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98306.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11/20 , G06T11/60 , G06V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钣金模具二维图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对模具结构进行基本属性检查,其中所述模具结构基于参数化建模生成;确定图框类型和注解类型;根据图框类型和注解类型以既定绘制参数将零件的图素和属性插入二维图中,预生成目标二维图;将目标二维图导出,并以预设顺序和位置自动拼合形成二维图拼合图档。本发明自动化出图设计整体效率大幅提升,并减少设计异常,实现了模具的参数化更新,能适应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提高了模具的重用性,缩减了企业产品更迭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