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原身模具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733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90442.1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身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原身模具。原身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设定第一过切厚度和胚料的金属材料;步骤S2、对胚料进行粗加工,并对粗加工后的胚料按照所述第一过切厚度进行过切形成基体层;步骤S3、在步骤S2中的基体层上熔覆另一种金属材料形成熔覆层。本发明提供的原身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原身模具,在成本较低的基体层上利用符合表面质量要求的金属材料进行熔覆形成熔覆层,从而在保证原身模具的表面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身模具的成本,多层熔覆能够保证熔覆层具有一定厚度,而且相邻的熔覆薄层的熔覆方向具有夹角,避免导致温度在交汇处集中、散热不均匀、出现粗大晶体、局部强度较差或者局部凹坑等缺陷问题。

    双层风叶的进浇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0132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1060212.9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风叶的进浇方法,所述双层风叶包括轮毂、内层叶片和外层叶片,所述内层叶片套设在轮毂的外侧,所述外层叶片套设在内层叶片的外侧,所述进浇方法包括:a、在所述轮毂上和所述外侧叶片上均设置进浇口;b、先打开所述轮毂处的所述进浇口进行进浇,并在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外侧叶片上的所述进浇口。本发明提供的双层风叶的进浇方法,通过在轮毂和外层叶片上均设置进浇口,能够减小注塑时需要的压力,而且能够使外层叶片和内层叶片同时打满,保证了双层风叶的尺寸指标、重量指标、变形指标、动平衡指标均符合要求。

    刀具的优化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13610.3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的优化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涉及刀具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刀具材料及工件材料的标定参数以确定目标材料参数;将目标材料参数和获取的刀具结构模型、工件结构模型以及切削工艺参数输入构建的刀具切削仿真模型进行仿真,以提取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根据刀具结构优化变量及获取的刀具结构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构建切削力的力响应曲面模型及切削温度的温度响应曲面模型;将力响应曲面模型、温度响应曲面模型以及取值范围输入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刀具结构参数。本发明提高了刀具性能,延长了刀具寿命,节省了生产成本。

    一种进浇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88991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0800056.9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进浇系统,该进浇系统包括分流板和热咀,其中,所述分流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热咀。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浇系统,由于分流板两侧均设置有热咀,在进浇过程中能够在腔模的两侧同时进浇,因此,注塑后的注塑件两侧进胶平衡,收缩一致,从而减小注塑件的镰刀变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分体机面板体新型进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858635U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21530410.2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一种分体机面板体新型进胶结构,包括感温热电偶与冷流道系统,所述冷流道系统连接热咀,所述热咀连接气缸系统、分流板,所述冷流道系统包括冷流道与进胶口,所述冷流道连接热流道与型腔,所述热流道连接分体机面板体,所述分流板连接加热线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浇口针阀时序进胶,实现无缝注射。为减少外观部分浇口处材料过量剪切导致残余应力过高及材料发黄,解决外观缺陷,提升外观质量的问题,采用“热流道转冷流道”的进胶方式,进胶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特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该进胶工艺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进胶过程,确保进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原身模具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61999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195847.7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身模具。原身模具包括基体层和熔覆层,所述熔覆层熔覆于所述基体层上,且所述熔覆层远离所述基体层的表面构成所述原身模具的部分型腔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身模具,在成本较低的基体层上利用符合表面质量要求的金属材料进行熔覆形成熔覆层,从而在保证原身模具的表面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身模具的成本,多层熔覆能够保证熔覆层具有一定厚度,而且相邻的熔覆薄层的熔覆方向具有夹角,避免导致温度在交汇处集中、散热不均匀、出现粗大晶体、局部强度较差或者局部凹坑等缺陷问题。

    用于离心风叶注塑成型的进胶结构及注塑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20995309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577689.1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心风叶注塑成型的进胶结构及注塑模具,进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射嘴、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成型腔;成型腔的形状与离心风叶相适配;成型腔的顶面于每一个叶片处的成型部位均设置一个进胶口;进胶口设有用以开闭进胶口的阀体;第二流道与叶片一一对应设置,各个第二流道圆周均布于第一流道外周。主射嘴能将熔融状态的流体注入第一流道,熔融状态的流体能由第一流道分流至各个第二流道,并最终从进胶口进入成型腔内,离心风叶每个叶片通过对应的进胶口独立进胶,注塑时各个叶片同时进胶,能降低注塑压力、材料流程,提升进胶均匀性、平衡性,从而减少注塑残余应力,进而提升离心风叶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