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0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0590946.1

    申请日:2017-07-19

    Abstract: 发明提供的一种风管,所述风管包括通风管以及风管风机;所述通风管用于连通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干燥空间;所述风管风机设置于所述通风管中,用于为空气在所述通风管中流动提供动力。上述风管,包括通风管以及风管风机,通过通风管连通室外机换热器与室内干燥空间,结构简单,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利用风管风机将空气通过室外机换热器加热后引入室内干燥空间用于烘干衣物,一方面在空调制冷的同时烘干了衣物,提高了住旅店或居家的烘干衣物速率,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空调制冷室外机换热器的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干衣的能源消耗。

    室内机冷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197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43317.9

    申请日:2017-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冷媒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系统。该室内机冷媒控制装置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气液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当室内机处于掉电状态时,控制器用于:获取液管温度Ty和室内环境温度Th;当连续T4时间检测到Th-c≤Ty≤Th+d时,控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打开;当连续T5时间检测到Ty≤Th-e或Ty≥Th+f时,控制第一控制阀打开,控制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关闭;当连续T6时间检测到Th-e<Ty<Th-c或者Th+d<Ty<Th+f时,按照上一次的运行方式进行控制;其中c<e,d<f。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冷媒控制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室内机凝露和滴水的情况,保证空调系统可靠运行。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5261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50888.7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系统,化霜系统包括增焓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以及经济器,增焓压缩机包括中压腔和与中压腔相连通的喷焓口,经济器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管路系统与室外换热器相连接,第一流道的第二端通过主路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一端通过辅路与主路相连接,第二流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管路系统与增焓压缩机的喷焓口相连接,第二管路系统设有阀门装置;辅路设有节流降压部件,且经过节流降压部件的节流降压作用后的冷媒进入第二流道能够吸收第一流道中冷媒的热量。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化霜系统,其能够缩短化霜时间,满足用户对舒适性的要求。

    冷媒加热装置、方法以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7144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710555750.9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媒加热装置、方法以及空调机组,涉及空调领域,其中的装置包括:包括:至少一级冷媒加热换路单元;冷媒加热换路单元包括:分流管路和阀门组件;空调外机分别通过气管和液管与空调内机相连接,分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气管和液管相连通,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气管、液管和分流管路的连通或断开,以使空调外机输出的冷媒经过分流管路或空调内机返回空调外机。本发明的冷媒加热装置、方法以及空调机组,能够使得空调外机输出的冷媒能够经过分流管路返回空调外机,可以实现对气管和液管中形成的大量液态冷媒进行快速制热,有利于热泵多联机在严寒地区的推广,并能够提升制热能力,提高空调机组的可靠性,同时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42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610994994.2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该换热器至少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的自由端具有相对打开的第一位置,以及相对靠近或对接的第二位置,所述换热器的连接管路设置于除去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自由端的其他端部。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中具有能够相对转动的两个换热部,换热器的连接管路设置在除去这两个换热部的自由端的其他端部,通过改变连接管路的位置,使得当需要打开换热器时无需进行管路的拆焊,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维护及维修,且避免了对连接管路的损伤,延长连接管路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