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补气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097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0981454.7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系统、补气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并联连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均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第二经济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第二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可调。本发明通过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构成两路补气结构,通过开度可调的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能够控制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内的液位高度,以控制经济器内的压力处于合适的补气压力,实现补气量的有效控制,提升机组能效。

    制冷系统及其补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6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721452.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系统及其补气调节方法,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高压压缩机、低压压缩机、并联设置在从冷凝器到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第一经济器包括第一补气流路;第一补气流路上设有第一膨胀阀,冷凝器到第二经济器的流路上设有第二膨胀阀。当闪发压力PS>经济器压力Pj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每过第一预设时长t1调整一次,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不变;闪发压力PS=经济器压力Pj时,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不变;当闪发压力PS<经济器压力Pj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不变,第二膨胀阀的开度每过第二预设时长t2调整一次。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申请保持机组在每个工况下的最佳性能与能力。

    制冷系统及其补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67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21452.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系统及其补气调节方法,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高压压缩机、低压压缩机、并联设置在从冷凝器到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第一经济器包括第一补气流路;第一补气流路上设有第一膨胀阀,冷凝器到第二经济器的流路上设有第二膨胀阀。当闪发压力PS>经济器压力Pj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每过第一预设时长t1调整一次,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不变;闪发压力PS=经济器压力Pj时,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的开度不变;当闪发压力PS<经济器压力Pj时,第一膨胀阀的开度不变,第二膨胀阀的开度每过第二预设时长t2调整一次。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申请保持机组在每个工况下的最佳性能与能力。

    一种制冷系统、补气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0974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81454.7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冷系统、补气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并联连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均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第二经济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第二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可调。本发明通过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构成两路补气结构,通过开度可调的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能够控制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内的液位高度,以控制经济器内的压力处于合适的补气压力,实现补气量的有效控制,提升机组能效。

    一种制冷系统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2692176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2047876.5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冷系统及空调设备。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并联连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均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第二经济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元件,第二经济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的开度可调。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构成两路补气结构,通过开度可调的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能够控制第一经济器和第二经济器内的液位高度,以控制经济器内的压力处于合适的补气压力,实现补气量的有效控制,提升机组能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