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的控制方法和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96547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65169.9

    申请日:2016-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联的热泵机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压缩机(1)的运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获得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根据所获得的吸气压力(Ps)获得高压比限值(Pd’)和低压比限值(Pd”);将所获得的排气压力(Pd)分别与所述高压比限值(Pd’)和所述低压比限值(Pd”)进行比较;以及基于压比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压缩机的运行压力超范围,进而可以有效地保护压缩机并且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045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654730.8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热水器的水箱的第一温度和第一加热装置的第二温度;获取第一比较结果或第二比较结果,其中,第一比较结果为比较出的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与水箱的目标设定温度的大小,第二比较结果为比较出的第一温度和目标设定温度的大小,或第二比较结果为比较出的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大小,其中,第三温度为第一加热装置的出水温度;根据第一比较结果控制第一加热装置的第一运行状态;根据第一运行状态控制第二加热装置第二运行状态和第三加热装置的第三运行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水器加热源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

    一种冷热水机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2281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919895.8

    申请日:2016-10-21

    Inventor: 李桂强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热水机组,包括制冷压缩机、热水侧换热器、保温储水箱、四通换向阀、空气侧换热器、双向节流装置、空调侧换热器和空调末端装置;制冷压缩机的高压排气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主阀管口,并串联第一电磁阀;四通换向阀的另一主阀管口与制冷压缩机的低压吸气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剩余两个主阀管口分别连接空气侧换热器和空调侧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器与空调侧换热器之间串联有双向节流装置;热水侧换热器与第二电磁阀串联后,与第一电磁阀并联,且保温储水箱与热水侧换热器串联;空调末端装置连接空调侧换热器。本发明解决了燃煤供暖存在污染和能耗高的问题,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实现根据工作模式调节运行频率,降低了整机能耗。

    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64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876691.5

    申请日:2017-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5/04 F25B41/04 F25B41/06 F25B43/00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所述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内的非共沸冷媒由两种沸点不相同的工质混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双温区冷藏车制冷系统,利用将沸点不相同的工质混合后送入压缩机内,并通过冷凝器分别对不同沸点的工质进行冷却,在将分离后的液态工质送入对应的蒸发器内进行制冷,达到对两个位置进行制冷,实现双温区制冷的目的,并且通过不同功用的蒸发器能够分别为空调和冷藏或双温冷藏提供相匹配的两级蒸发温度,解决现有制冷系统无法满足双温需求或即使可通过增加蒸发压力调节阀实现双温蒸发但不节能的技术问题,能够实现循环过程的非等温换热,实现了非等温制冷,减少因温差传热所造成的不可逆传热损失。

    制热水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3433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27883.7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热水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水箱实际水温小于用户设定的水箱水温时,在满足各自制热条件时,按照能耗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太阳能光伏板制热、热泵机组制热和电加热的顺序,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制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种制热方式严格按照能耗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水制热,能够实现充分利用多种能源,从而达到更大程度上减小能耗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