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9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117776.2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42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84 , F24F11/88 , F25B13/00 , F25B41/24 , F25B47/0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空调器包括:室外换热模组,包括多个室外换热器,用于对室内进行热量交换;压缩机,与室外换热模组连接,用于在任一室外换热器达到化霜条件的情况下由制热模式切换为化霜模式,并在处于化霜模式时输出高温冷媒;化霜续热模组,与室外换热模组和压缩机连接,用于接收高温冷媒,并将高温冷媒交替输送至多个室外换热器,以对多个室外换热器进行交替化霜,以及将每一次交替化霜后的高温冷媒回流至室内,以在化霜模式下继续对室内供热。通过控制室外换热器进行交替化霜,室内换热器持续制热来保证化霜的同时不耽误制热,解决了在对室外化霜的过程中无法继续对室内制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27202.0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增香组件,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增香组件包括增香盒,增香盒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形成有储液腔和扩散腔,储液腔存储有增香液,增香液经雾化作用可成为增香气并进入扩散腔;扩散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增香孔,第一增香孔连通扩散腔和新风风道;扩散腔内的增香气经第一增香孔进入新风风道,并与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混合;对进入新风风道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提高了进入室内的新风质量,扩大了新风装置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功能单一和无法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解决现有的增香组件的结构复杂和可适用范围窄导致无法适用于新风装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28251.6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8 , F24F1/0063 , F24F12/00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基座主体形成有三个热交换腔,三个热交换腔中任意两个热交换腔相邻设置;三个热交换腔包括第一热交换腔、第二热交换腔和第三热交换腔,室外新风可进入第一热交换腔,室内浊风可进入第二热交换腔,水可流经第三热交换腔;室内浊风的一部分能量可传递至室外新风,另一部分能量可经水传递至室外新风;室外新风与水及室内浊风之间的的热交换面积大和热交换时间长,使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均匀,热交换效果明显,保证引入室内的室外新风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相近,解决热交换后新风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热交换效果不明显及室内浊风的能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737094.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工质、制冷剂及制冷系统。以质量百分比计,制冷工质包括:丙烷1~68%;三氟甲基甲基醚1~57%;环丙烷1~98%。本发明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上述混合工质相比于R134a制冷工质具有更低的GWP,GWP
-
公开(公告)号:CN1135494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990037.3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及制冷系统。以质量百分比计,该环保混合制冷工质包括:氟乙烷15~35%;三氟丙烯41~80%;三氟甲基甲基醚1~30%。本申请的环保混合制冷工质各组分通过协同作用,使得上述混合工质具有较低的GWP值,同时三氟甲基甲基醚(RE143a)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属于A1可燃性等级,因而三氟甲基甲基醚(RE143a)的加入能够削弱环保混合制冷工质的可燃性,进而成为安全性能良好的混合制冷工质,采用上述混合制冷工质进行制冷能够获得与R134a相近的容积制冷量和能效,解决现有制冷剂(R134a)存在GWP值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44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6879.6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扰动装置及换热管结构,旋流扰动装置用于安装在换热管结构内,换热管结构包括第一管和穿设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形成环形流路供第一流体流动;第二管供第二流体流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旋流扰动装置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旋流组件和第二旋流组件;第一旋流组件穿设在第一管内且套设在第二旋流组件外,第二旋流组件套设在第二管外与第二管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旋流组件外为第一外螺纹,第二旋流组件外为第二外螺纹,将环形流路分隔为位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一旋流组件之间的第一螺旋流道和位于第二外螺纹和第二旋流组件之间的第二螺旋流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旋流器的换热管中流动压降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0352.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线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一个电器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壳体安装结构;另一个电器设备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壳体安装结构;过线装置包括过线盒,过线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包括第一盒体安装结构,第一盒体安装结构与第一壳体安装结构对应配合;第二盒体与第一盒体可转动连接且包括第二盒体安装结构,第二盒体安装结构与第二壳体安装结构对应配合;使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相对转动,使第一盒体可沿第一安装方向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使第二盒体可沿第二安装方向安装在第二壳体上;过线盒的安装方式多样,使用范围大,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壳体和满足不同的过线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0357.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之间的过线装置及新风空调,电器设备的壳体侧壁形成有安装孔;过线装置设置在安装孔处且包括过线盒和隔线件,过线盒形成有过线孔;隔线件可活动地设置在过线盒上且靠近过线孔,隔线件可将过线孔分隔为多个子过线孔;壳体外部的多根电源线可经对应的子过线孔进入壳体内部;电源线固定牢固和可靠,隔线件件各电源线隔开,保证电气安全;隔线件可滑动地设置在过线盒上;根据电源线的位置和结构,可调节隔线件的位置,使子过线孔的位置和结构与对应的电源线的位置和结构相适配,使电源线布置更加规则;过线装置应用于新风空调时,使新风模块与室内机主体可实现联动控制,简化了新风空调的控制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0119.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组件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电器设备组件包括第一电器设备、第二电器设备、过线装置和电源线:第一电器设备形成有第一壳体安装部和第一壳体过线孔;第二电器设备形成有第二壳体安装部和第二壳体过线孔;过线装置包括过线盒,过线盒包括座体和板体;座体形成有第一座体安装部和第二座体安装部,第一座体安装部与第一壳体安装部配合,第二座体安装部与第二壳体安装部配合,使过线盒连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板体可活动地设置在座体上且形成有板体过线孔;可根据第一壳体过线孔和第二壳体过线孔的位置,使板体相对座体转动,调节板体过线孔的过线方向;过线顺畅,满足不同的过线需求,扩大了过线盒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28339.8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59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0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件、新风装置及新风空调,热交换件形成有多个第一换热道层和多个第二换热道层,第一换热道层与第二换热道层沿第一方向相间设置;每个第一换热道层包括多个第一换热道,第一换热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个第二换热道层包括多个第二换热道,第二换热道呈螺旋型结构且第二换热道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流体可流经第一换热道并与流经第二换热道的第二流体完成热交换;其中,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为温度不同的同一种类流体或不同种类流体;优化了第一换热道或第二换热道的结构,延长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热交换时间,扩大了第二流体与第一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和能力利用率,避免了第一流体的能力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