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道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7989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93331.0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风道空调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及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多房间空调成本高、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该空调为双风道结构,每条风道连通一个房间;双风道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房间运行信号;当接收的房间运行信号为一个房间运行时,执行单风道控温步骤,控制导流片移动以使所有的风量通过一条风道送入对应的房间;当接收的房间运行信号为两个房间同时运行时,执行双风道控温步骤,控制导流片移动到不同位置,以使所有的风量以可控的方式分流进入两条风道分别送入对应的房间。本发明通过导流片对内机风量进行分配,灵活地实现对两个房间的温度调节,两个房间共用一套风机、成本低、能耗低。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85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04782.4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其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接收到到智能调节指令及用户信息,则根据用户信息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运行参数控制空调器运行;获取空调器所在工作环境的环境信息及用户处于工作环境的身体信息计算用户的人体蓄热率;若人体蓄热率等于预设值,则根据预设运行时间内的人体蓄热率计算人体蓄热变化率以对运行参数进行调节;若人体蓄热率不等于预设值,则根据人体蓄热率对运行参数进行调节;根据调节后的运行参数控制空调器运行。本发明不仅可提高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而且还可提前作出调控决策,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及用户体验。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9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01180.2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风机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阀门和管路组件;空调外壳内设有相互不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风机组件包括第一室内风叶和第二室内风叶;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一室内风叶均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风叶均位于第二风道内;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通过管路组件连接;管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支路和第二管支路,第一节流部件设置在第二管支路上,阀门至少控制第一管支路的通断。该空调能够根据不同模式进行分区调节出风温度,实现高温天气下强劲制冷,梅雨季节恒温除湿以及冬季制热加湿同时进行,保证使用舒适性。

    一种导风机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69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44609.8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机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该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板组件,包括整体式板段和与之连接的可弯曲的柔性板段,所述柔性板段和整体式板段分别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前侧与出风后侧,其中所述柔性板段远离所述整体式板段的一端可旋转的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前侧;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本体和与之连接的扫风件,所述导风板组件设置转动本体上,所述扫风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本体转动,以通过所述转动本体调节所述导风板组件整体的开合角度以及所述导风板组件中柔性板段的弯曲度。本发明通过所述导风机构中的转动组件带动导风板组件转动,可以使导风板组件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使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满足使用需求,从而增强空调器出风效果。

    一种挡风板装置、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74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16890.0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风板装置、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挡风板装置包括连接管、支撑板和多个挡风板;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通风口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且与支撑板的第二通风口连通;每个挡风板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远离第二通风口且可沿支撑板的板面滑动;当多个挡风板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多个挡风板的第二端部相互分离,使第二通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当多个挡风板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多个挡风板的第二端部相互拼接在一起,使第二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挡风板运动稳定,通风量的控制精度高,可实现无极调节通风量;使新风空调的运行模式和新风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保证新风空调长时间运行都能稳定在适宜的温度区间和湿度区间。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14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84571.3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空调的制热模式下,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之间连通,并控制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之间连通,以使空调进行正常制热运行;获取空调的制热运行参数;根据空调的制热运行参数,确定室外换热器是否需要除霜;若确定室外换热器需要除霜,则先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之间连通,再控制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之间连通,以使空调进行制热除霜运行。该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外机的截止管路上增加两个三通阀,以实现制热不停机并利用冷媒顺流热气除霜,提高了化霜效率和人感舒适性体验。

    空调内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850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46280.9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空调内机包括:换热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可变风道、主风道、第一贯流风叶和第二贯流风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贯流风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第二贯流风叶设于所述第二风道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主风道汇合连通,所述可变风道可开闭地接驳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其中,所述可变风道关闭时,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独立;所述可变风道打开时,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连通。通过关闭可变风道可以混合冷热空气,从而提高出风舒适度;以及通过打开可变通道可以增大经过换热器的流量,实现快速调温。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7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47119.0

    申请日:2023-12-18

    Inventor: 唐军 欧硕文 陈楷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换热器组件包括盘管和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芯转动地设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侧壁设有多个贯通内外的出入孔,所述出入孔一端与所述盘管连通;所述阀芯内设有多个不同流道,所述流道的出入口均设在所述阀芯的侧壁上;所述阀芯转动以使不同的所述流道的出入口导通所述出入孔的另一端。本申请通过盘管连接阀体组件,阀芯中设置多条流道,来改变与阀体上出入孔连通状态,从而使得换热器盘管改变连通方式,可根据空调器工况调节合适的流路,发挥出空调器更好的换热效果,提高空调器的性能。

    一种过滤网脏堵检测装置及空调内机

    公开(公告)号:CN117346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96187.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滤网脏堵检测装置及空调内机,空调内机包括内机本体和位于内机本体的进风口的过滤网;过滤网脏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和导轨组件,检测组件设置于内机本体上,检测组件位于过滤网的侧边且用于对于过滤网进行脏堵检测;导轨组件设置于内机本体上且位于过滤网的侧边,导轨组件与检测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检测组件沿过滤网的侧边运动。本发明通过导轨组件带动检测组件在过滤网的侧边运动并对于过滤网进行脏堵检测,可以实现多区域检测,从而提高了脏堵检测的准确性。

    固线组件和电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14062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3250387.0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线组件和电器,固线组件包括基座、定位件和引出线,定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定位件均设置在基座上并在出线方向上间隔布置。引出线沿着出线方向依次绕过各定位件,引出线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定位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引出线与接触部接触。该固线组件能够减弱噪音、减弱引出线在固线组件上的松动,同时能够防止长期拉扯产生的疲劳断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