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地机及扫地机自清洁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06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1633.9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及扫地机自清洁方法,扫地机包括壳体、边刷结构、清洁部以及传感器结构;边刷结构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底部,清洁部与边刷结构间隔设置于壳体;边刷结构设有延伸件,延伸件朝向壳体的顶部延伸;传感器结构连接于壳体的顶部,传感器结构与延伸件相对设置,传感器结构用于停止延伸件的运动,以使边刷结构在预设位置停止转动;边刷结构有多个延伸的刷条,在预设位置,至少一个刷条位于清洁部,对刷条进行清洁。通过传感器结构识别延伸件,对边刷结构实现较为精准的定位,以通过清洁部对刷条上缠绕的毛发清理。延伸件朝向壳体的顶部延伸,传感器结构连接于壳体的顶部,避免壳体内的润滑油影响传感器结构,有较好的防油效果。

    清洁设备
    2.
    发明公开
    清洁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23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30508.4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清洁装置和基站,开设有聚污槽和储水腔,储水腔与聚污槽相连通,清洁装置还包括均可受控地打开和关闭的第一排污孔和第二排污孔,清洁装置沿第一方向可进入或离开基站,基站具有污水腔,并当清洁装置位于基站时,第一排污孔和第二排污孔均打开,并与污水腔连通;从而使得清洁装置能够对聚污槽大量下水,进而实现对聚污槽的冲洗,并且,储水腔内的污水也能够通过第二排污孔排污污水腔内,因此用户只需要对基站内的污水进行处理即可,无需单独对污水槽进行清洁,也无需单独对储水腔内污水进行处理,有效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滚筒拆装结构及清洁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5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80094.1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公开一种滚筒拆装结构及清洁设备,该滚筒拆装结构能方便地实现滚筒的拆装,操作简便,用户使用体验好,而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使滚筒的侧边结构更薄,减小滚筒与墙边的距离,提升清洁效果。该滚筒拆装结构应用于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滚筒组件,滚筒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和滚筒,滚筒可拆装地设置于第二支架内,滚筒拆装结构包括:盖体、锁定组件和弹出组件,盖体设置于滚筒的一端,锁定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架内,锁定组件用于锁定/解锁盖体以拆装滚筒,弹出组件设置于滚筒的另一端,在锁定组件解锁盖体时弹出组件将滚筒弹出第二支架。

    滚筒驱动结构及清洁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5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80092.2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公开一种滚筒驱动结构及清洁设备,该滚筒驱动结构能对边角区域进行有效清洁,使滚筒的转动和伸缩移动更平稳可靠。该滚筒驱动结构包括转动驱动组件和伸缩驱动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输出轴和转接件,转接件套设于输出轴,转接件随输出轴转动,转接件可沿输出轴的轴向往复移动,转接件与滚筒连接;伸缩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对滚筒组件施加作用力的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对滚筒组件的作用力小于第一控制组件对滚筒组件的作用力时,第一控制组件带动滚筒组件相对第一支架伸出,第二控制组件对滚筒组件的作用力大于第一控制组件对滚筒组件的作用力时,第二控制组件带动滚筒组件相对第一支架缩进。

    边刷装置及扫地机器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169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30884.2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边刷装置及扫地机器人,一种边刷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边刷机构,边刷机构包括刷臂、调速组件及传动件,传动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刷臂活动连接于传动件,调速组件配接于传动件并用于改变传动件的速度;其中,驱动机构绕第一方向转动,边刷机构随驱动机构转动,刷臂位于与地面接触的第一位置;驱动机构绕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边刷机构随驱动机构转动,调速组件使传动件与刷臂之间产生速度差,刷臂相对于传动件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至与地面分离的第二位置。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上述的边刷装置。上述的边刷装置及扫地机器人,刷臂相对于传动件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能够降低清理液体形式的脏污污染刷臂的概率。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4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82833.3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清洁组件包括:活动支架,用于与所述清洁设备可移动连接;拖布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支架上,并用于执行清洁操作;及储水箱,一体设置于所述活动支架上。本申请中将储水箱一体设置于活动支架上,不仅能够简化清洁组件的整体结构,合理运用安装空间,还能够使得活动支架相对于清洁设备移动并带动拖布组件执行清洁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储水箱的自身重力增加拖布组件对于待清洁的地面的下压力,从而提高了拖布组件对于地面的清洁能力。

    清洁设备
    7.
    发明公开
    清洁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02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99821.1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沿机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机体的底部;设置于两个驱动轮的后方的拖布,拖布沿机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机体的底部;设置于两个驱动轮的前方的滚刷,滚刷沿机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滚刷的一端在清洁设备的运行方向遮挡一个驱动轮和拖布的一侧,滚刷的另一端设置有边刷,边刷在清洁设备的运行方向遮挡另一个驱动轮和拖布的另一侧。本发明的清洁设备将滚刷的一端遮挡一个驱动轮和拖布的一侧,并在滚刷的另一端设置边刷,通过边刷遮挡另一个驱动轮和拖布的另一侧,以此使驱动轮以及拖布的前端不存在漏扫区域,减少漏扫区域处的灰尘和杂物对拖布以及驱动轮的影响。

    清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02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51143.1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清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组件,适于对地面清洁;刮污板,与清洁组件接触,能够刮掉清洁组件上的污水;聚污槽,用于盛接刮污板刮取的污水;污水箱,通过污水管与聚污槽连通,污水管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光信号传感器,包括分别设于污水管两侧的光信号发射端和光信号接收端,光信号接收端接收到光信号后输出电信号;控制器,与光信号传感器通信连接,用于在光信号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低于预设值时,控制清洁组件多次清洁相应区域。本发明光信号传感器实时反馈脏污程度,可以实现对脏污情况比较严重的区域进行良好的清洁。

    清洁装置
    9.
    发明公开
    清洁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0642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92037.4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在用户清洁聚污槽时,只需将聚污槽从壳体的侧部抽出即可,无需翻转整个清洁装置,也无需拆卸其他的多个部件,简化操作,方便使用,不会刮花清洁装置的外观,由于聚污槽始终是正立放置的,聚污槽内的污垢也不会洒落到外部,能显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的清洁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一个滚筒拖布以及聚污槽,滚筒拖布设置于壳体的底部,聚污槽设置于壳体且靠近滚筒拖布,聚污槽从壳体的侧部抽出或安装。

    滚刷组件、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617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56105.7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刷组件、滚刷机构及扫地机器人,滚刷组件包括:刷辊;胶刷,设于刷辊表面;毛刷,毛刷设于胶刷背向刷辊的一端,即胶刷设于刷辊表面,毛刷设于胶刷背向刷辊的一端,这样当刷辊旋转时带动胶刷和毛刷旋转,且毛刷可通过吸尘口与地面接触来带动起灰尘,进而使扫地机器人对带起的灰尘利用负压进行吸附,实现吸尘功能。另外,在毛刷根部设置胶刷,防止毛发类垃圾缠绕到刷辊上,便于清理滚刷组件。并且,在刷辊指向毛刷的方向上,胶刷自身的高度大于毛刷自身的高度,即胶刷自身的高度较高,毛刷自身的高度较低,较高的胶刷可以为毛刷提供有效的支撑,防止毛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形,提高毛刷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