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77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99955.0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年度计划用水总量确定方法,该方法根据历年电厂实际用水量以及采用平均法确定每季度初始计划用水量,同时动态确定各季度的调整系数确定下一季度的计划用水量,最终通过各个季度的计划用水量获得电厂年度计划用水总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电厂年度计划用水总量的确定方法在年计划用水总量的基础上,按照平均法计算每季度初始计划用水量,动态确定各季度的调整系数并计算调整后的各季度计划用水量,累加得到调整后的电厂下一年度计划用水总量,能够使电厂制定的下一年度计划用水总量更加合理、更接近实际用水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85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457045.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4856 , G06F9/4881 , G06F9/5027 , G06F2209/483 , G06F2209/5011 , G06F2209/5018 , G06F2209/503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梯级水电站群多核并行优化调度方法,划分子种群:从主线程中获取初始种群的计算规模作为父任务规模,采用Fork/Join并行框架的通用的阈值计算公式将父任务划分为不少于1个规模更小的子任务,且每次递归分解将父任务规模对半划分为2个规模相同的子任务,直至子任务规模小于或等于阈值,停止分解;子线程同时计算各自分配的子任务:每个分配到子线程的子任务的种群规模相同,并且设置相同计算参数的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计算各子任务的最优解;输出最优解:当各子线程完成所有子任务的计算,合并所有子任务的最优解并筛选出全局最优解,返回主线程。本发明实现方法的并行化,提高求解效率,减少线程闲置时间,提高线程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8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1005315.0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5038 , G06F9/5066 , G06F17/5009 , G06F2209/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ork/Join框架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多核并行计算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Fork/Join并行框架;(2)实现Fork/Join并行框架;(3)粗粒度模式下典型智能方法并行化设计;(4)细粒度模式下典型动态规划方法并行化设计。通过PSCWAGA、PAHPSO、PDP、PDDDP方法实例测试结果,采用Fork/Join多核并行框架,能充分发挥多核CPU并行性能,大幅度缩减计算耗时,显著提高算法计算效率;并行方法的计算规模越大,缩减计算耗时越多,并行计算的优势越明显;而且随着计算规模逐渐增大,加速比及并行效率逐步增大,加速比更加接近理想加速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0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61909.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破坏率和破坏深度的综合发电风险量化方法,步骤为:第一,计算一年内每月的发电量,并将其与设计发电量对比,确定是否遭到破坏,产生发电风险;第二,计算该年发电破坏率;第三,计算月的发电破坏深度;第四,将各月破坏深度进行平均,得到年内月均发电破坏深度;第五,赋予年发电破坏率和年内月均发电破坏深度权重,得到综合发电风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方法方法能有效量化年发电破坏率和年内月均发电破坏深度,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同时考虑发电破坏率和发电破坏深度的量化综合发电风险方法。此外,可为水电站的发电风险量化提供理论支撑,指导水库调度运行驱避风险,从而提高水库发电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6595097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3347736.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究水中重金属迁移的实验装置,包括下游侧蓄水池、上游侧蓄水池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实验水槽和输水管,和电控装置,输水管平行于实验水槽,且实验水槽并排设置;所述实验水槽的进水口连通上游侧蓄水池,出水口连通下游侧蓄水池;输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水泵连通下游侧蓄水池,出水口连通上游侧蓄水池;所述实验水槽的底部设有凹槽,用于放置沉积物样品;所述凹槽的四周的任意一面或几面设有挡块,用于模拟实验水槽中的不同的水力条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