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0074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311337.9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包括河涌及湖塘)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通过柔性围隔对排污口污水进行导流,导流渠内自水体水面从上至下营造水生植物吸收区、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发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高效生物载体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微曝气技术以及生物操纵技术的综合效能,通过物理沉淀、载体吸附、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与转移作用以及水生动物消化与分解作用净化水体。本发明为鱼、螺、虾等水生动物及浮游生物提供觅食和生栖空间,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形成一套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投资省、占地少,不影响水面景观、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感潮河涌、湖塘排污口污水的水体净化。

    一种适于感潮内河原位生态修复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4743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49843.7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感潮内河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感潮网河区缓流河道、湖塘污染严重,难以治理,开发的一种适合“三面光”河道、内湖(两岸为混凝土或浆砌石岸墙)的水体污染直接净化或就地处理系统。该系统也适合其它类似的河流或河道,以及城市内湖。该系统安装在河道底部,前段或前后两端设置有缓流沉淀区,中间段为生物处理区。生物处理区包括沉箱(固定在河底)、射流或推流曝气机及配电设备。沉箱有角钢及钢筋制成,内壁加装塑性土工网,土工网内装聚氨酯基网状、块型生物载体。具体设置和系统构成见附图。系统建成后,曝气调试,达到理想状态后,按照设计参数运行。根据水质和处理效果需要,调试过程中可添加适宜的高效微生物菌群,进行驯化效果更好。

    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0074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11337.9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包括河涌及湖塘)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通过柔性围隔对排污口污水进行导流,导流渠内自水体水面从上至下营造水生植物吸收区、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发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高效生物载体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微曝气技术以及生物操纵技术的综合效能,通过物理沉淀、载体吸附、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与转移作用以及水生动物消化与分解作用净化水体。本发明为鱼、螺、虾等水生动物及浮游生物提供觅食和生栖空间,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形成一套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投资省、占地少,不影响水面景观、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感潮河涌、湖塘排污口污水的水体净化。

    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897637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391954.X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包括河涌及湖塘)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装置和系统。所述装置由上部水生植物吸收区、中部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底部兼性厌氧反应区和连接结构组成;连接结构的上端连接水生植物吸收区,下端连接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底部兼性厌氧反应区悬挂于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下端;整个修复装置通过浮力框架的浮托作用,漂浮在水面,若干个所述装置构成原位生态修复系统。本实用新型为鱼、螺、虾等水生动物及浮游生物提供觅食和生栖空间,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形成一套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投资省、占地少,不影响水面景观、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感潮河涌、湖塘排污口污水的水体净化。

    浮岛式生物处理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17644Y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20044315.6

    申请日:2008-02-28

    Inventor: 崔树彬 汪义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兼具有生物浮岛和生物处理功能的水体污染就地生物处理(直接净化)系统,适用于网河地区的内河缓流水体(堤围内部两头有闸的河道水体)和湖塘、水库等水体。本实用新型的浮岛式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有:位于上部的普通生物浮岛;位于下部的内填装有生物载体的载体箱;曝气机,安装于普通生物浮岛上,通过曝气管将其释放的氧气输送到载体箱内。本实用新型投资省、占地少、污染物尤其是氨氮的去除效率高,具有抑制藻类生长和提高水体透明度的功能,且具有美化河道景观环境的功能等。

    沉箱式生物处理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17643Y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20044314.1

    申请日:2008-02-28

    Inventor: 崔树彬 汪义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河底式水体污染直接净化或就地生物处理系统。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高效生物载体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推流曝气技术,以及河道整治工程技术等。本实用新型的沉箱式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有生物处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处理区包括:内装有生物载体的沉箱,以及位于沉箱旁的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投资省、占地少(或基本不占地)、污染物(尤其是氨氮)去除效率高,同时不影响河道的原有防洪排涝功能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