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02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70632.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G18/66 , C08G18/36 , C08G18/32 , C08G18/48 , C08G18/12 , C08G18/75 , C08G18/76 , C08G18/42 , C08G18/61 , C08G18/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和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有序微结构机械增强的原位反应性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具有一定空间位阻的手性分子引入到聚氨酯主链中,构建有序微结构,基于无溶剂的双组分原位聚合诱导,直接在基材表面反应快速成型,制得具有增强机械性能的聚氨酯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聚氨酯复合材料具高强度(38.6±0.3MPa)、超柔软( 500次)等优点(均符合标准ASTM D638‑14、ASTM D2240‑18、ASTM D1044‑18b),且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操作简单、产率高、无有毒溶剂的挥发,对环境友好。可用于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和电子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47330.6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G18/10 , C08G18/12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44 , C08G18/76 , C08G18/78 , C08G18/22 , C08G18/18 , C08K9/04 , C08K3/32 , C08K3/22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阻燃泡绵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A、B组分的混合料,其中B组分混合料由异氰酸酯封端预聚物和抗氧化剂制备而成;A组分混合料由羟基封端预聚物、小分子扩链剂、复合催化剂、硅油、稳泡剂、阻燃剂和水制备而成;A混合料和B混合料按质量比为0.9~1.1高速搅拌混合;通过双面定型工序进行发泡处理形成泡绵。本发明的聚氨酯阻燃泡绵具有常压快速成型的特点,生产过程无有毒气体产生,工艺稳定性好且基材具有很好的阻燃抑烟效果,弹性回复率高,可作为衬垫、缓冲材料、填充材料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和汽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28817.2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的交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重响应性的无溶剂圆偏振发光膜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的手性向列液晶结构和荧光分子π‑π共轭结构引入聚氨酯主链中,在无溶剂受限条件下利用原位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具有多重响应性的圆偏振发光膜材。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高效、环保节能、绿色无污染等优点,所得无溶剂聚氨酯膜材具有圆偏振发光属性。本发明所得圆偏振发光膜材能够对溶剂极性、pH、温度和不同偏振光等刺激表现出多重响应性,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应用于3D智能显示、柔性显示、光学信息储存、多重信息加密‑解密、以及温控、光控传感器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17957.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IPC: D06M11/45 , D06M11/42 , D06M11/48 , D06M15/643 , D06M13/513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氟超疏水、自降温协同蚕丝织物的制备方法:将硅烷偶联剂大分子和无机金属氧化物(MXOY)利用共价键接枝法形成M‑O‑Si键,得到硅烷改性的胶囊化MXOY粒子,所得粒子与氨基封端的有机硅乳液在蚕丝纤维上进行原位氨基化反应形成无氟超疏水、自降温协同有机‑无机复合蚕丝织物。具有高折射率的MXOY赋予蚕丝织物以自降温功能,有机硅结构可改变蚕丝织物表面的粗糙程度,降低其表面能,使蚕丝织物获得无氟超疏水性能。此外,MXOY在有机硅结构的阻隔作用下,蚕丝织物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本发明制得的无氟超疏水、自降温蚕丝织物可应用于高端智能纺织品和特种防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78585.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羟基聚磷酸铵的强韧、阻燃、疏水反应性聚氨酯(RPU)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阻燃材料和多功能聚合物的交叉领域。具体制备过程如下:通过一锅离子交换反应将二甘醇胺接枝到聚磷酸铵表面,制备了羟基化聚磷酸铵(aAPP)。然后将aAPP与NCO双封端预聚体在无介质条件下进行加聚反应,制得阻燃RPU(aAPPx‑RPU),进一步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引入到RPU主链中,利用磷(P)、氮(N)和硅(Si)的协同作用制得强韧、阻燃、疏水RPU。本发明所述的强韧、阻燃、疏水RPU制备方法绿色高效,可应用于在防火阻燃材料、建筑材料和电子材料等需要提高安全性和耐用性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924902.3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IPC: C07F9/6571 , C08K5/5313 , C08L7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领域,公开了一种DOPO基席夫碱衍生物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合成的DOPO基席夫碱衍生物分子含有刚性较大的环状结构以及烷基结构,热稳定性更好,并且同时含有磷和氮,共同发挥它们的阻燃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烷基的引入可以在不损失热稳定性和阻燃性的情况下,提升引入基体的柔韧性;本发明中的DOPO基席夫碱衍生物分子结构中还含有羟基和氨基等基团,可与聚氨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可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本发明DOPO基席夫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无有毒溶剂的使用和挥发、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464984.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和发光材料的交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响应性偏振光颜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手性单体与荧光染料单体快速本体沉淀聚合的方式,在大量不良溶剂中形成螺旋发光聚合物颜料纳米粒子,具有制备方法高效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高的优点,所得颜料粒子具有圆偏振发光属性。本发明所得响应性偏振光颜料粒子,能够对不同的偏振光、温度、和pH等外界刺激因素表现出灵敏的响应性和可逆性;可应用于热、光、pH变色等传感着色,及光学显示、开关和存储材料、滤光和防伪颜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4984.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和发光材料的交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响应性偏振光颜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手性单体与荧光染料单体快速本体沉淀聚合的方式,在大量不良溶剂中形成螺旋发光聚合物颜料纳米粒子,具有制备方法高效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高的优点,所得颜料粒子具有圆偏振发光属性。本发明所得响应性偏振光颜料粒子,能够对不同的偏振光、温度、和pH等外界刺激因素表现出灵敏的响应性和可逆性;可应用于热、光、pH变色等传感着色,及光学显示、开关和存储材料、滤光和防伪颜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21335127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291309.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织物表面用反应性聚氨酯树脂的均匀涂覆设备,包括箱体、张紧组件、调节组件;张紧组件设计有固定辊、固定块、滑动轨、活动块、记忆弹簧、调节块、调节辊、挡板、握把;固定辊两侧各布置有一个固定块并与固定块转动配合;滑动轨与箱体滑动配合并与固定块联动,该滑动轨具有两个且与两个固定块对应配置。本技术方案以解决容易导致涂覆面参差不齐的问题和不足,达到反应性树脂均匀涂覆与高效烘干成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9209907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806672.6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无溶剂聚氨酯搅拌设备,包括釜体和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内侧连接有釜体,釜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在搅拌釜体的外侧,且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穿设进釜体内;釜体顶部安装有釜盖,釜盖顶部密封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配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搅拌轴延伸于釜体内;釜体下方连接有阀门,阀门通过管路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有粘度泵。本技术方案解决目前无溶剂工艺中需要配套的加热及及时清洁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