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63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3238.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博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染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晒型绿色液体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耐晒型绿色液体分散染料,其配方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5%~24%的黄色染料、6%~25%的蓝色染料,9~11%复合分散剂和作为余量的水;黄色染料和蓝色染料的重量之和占耐晒型绿色液体分散染料总重的28~32%。本发明的耐晒型绿色分散染料弥补了粉状分散染料废水污染严重、粉尘污染等弊端,在具有优良耐晒牢度的同时,还丰富了分散染料中较为缺乏的绿色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333238.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博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染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晒型绿色液体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耐晒型绿色液体分散染料,其配方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5%~24%的黄色染料、6%~25%的蓝色染料,9~11%复合分散剂和作为余量的水;黄色染料和蓝色染料的重量之和占耐晒型绿色液体分散染料总重的28~32%。本发明的耐晒型绿色分散染料弥补了粉状分散染料废水污染严重、粉尘污染等弊端,在具有优良耐晒牢度的同时,还丰富了分散染料中较为缺乏的绿色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4811.3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染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离型芳伯胺偶氮染料,其结构通式为: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该隔离型芳伯胺偶氮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偶合组分制备;重氮化反应;将偶合组分与重氮盐发生偶合反应,得到偶合产物,所述偶合产物为含盐染料;除去含盐染料中的盐分,得到隔离型芳伯胺偶氮染料。本发明的研究可为蚕丝织物上芳伯胺染料的Mannich反应染色提供不同的芳伯胺染料,且提高了耐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78321.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D251/50 , D06P1/642 , D06P3/66 , D06P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反应性抗还原剂(活性墨水用反应性抗还原剂),其结构式为:#imgabs0#本发明的反应性抗还原剂,其分子结构同时含有具有抗还原作用的硝基芳烃结构、磺酸水溶性基团、一氯均三嗪反应性基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反应性抗还原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反应性抗还原剂能够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抑制棉纤维上染料光还原反应的发生,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实现持久性的耐光色牢度提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394811.3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 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染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离型芳伯胺偶氮染料,其结构通式为: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该隔离型芳伯胺偶氮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偶合组分制备;重氮化反应;将偶合组分与重氮盐发生偶合反应,得到偶合产物,所述偶合产物为含盐染料;除去含盐染料中的盐分,得到隔离型芳伯胺偶氮染料。本发明的研究可为蚕丝织物上芳伯胺染料的Mannich反应染色提供不同的芳伯胺染料,且提高了耐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0501614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123122.7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浓度可控循环式染料母液罐,包括罐体、进料管道、喷淋管、补水管道、回流管道、喷淋器、储液体染料罐、储水罐、机械泵、循环泵、控制管线、补水罐、补水管道、流量控制器、检控器;进料管道与罐体贯通,罐体底部通过循环泵及回流管道、喷淋管与罐体内的喷淋器配合;罐体内配置有多个取样检测点,每个取样检测点通过流量控制器与检控器匹配,补水罐通过补水管道与流量控制器、检控器之间的管道匹配,检控器通过控制管线与机械泵配合,储液体染料罐和储水罐通过机械泵、补液管道、喷淋管与罐体配合。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母液罐内染料浓度差异造成的染色成品色深度的差异,降低成品返工率的技术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