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0189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80135097.4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21/06 , G06K9/00597
Abstract: 睁闭眼判定装置具有:拍摄部11,其对包括被测定者的眼睛的区域进行拍摄;睁眼幅度计测部12,其从所述拍摄部11拍摄得到的图像检测出所述被测定者的上下眼睑,并计测出该上下眼睑的边缘之间的睁眼幅度;滤波部13,其对所述睁眼幅度计测部12计测出的睁眼幅度实施滤波处理;睁闭眼判定部14,其在从所述滤波部13所得到的睁眼幅度减去所述睁眼幅度计测部计测出的睁眼幅度而得的差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闭眼,在所述差值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睁眼。若采用该睁闭眼判定装置,则在不受拍摄条件及与脸部的距离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以高精度判定睁闭眼。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41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2708.9
申请日:2010-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18 , A61B5/1103 , A61B5/1128 , A61B5/6821 , A61B2503/22 , B60K28/06 , G08B21/06
Abstract: 根据所提取的眨眼的闭眼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例如1秒)以上的区间中的眼睑开度的时序数据,求出极大值及极小值。在闭眼持续时间为1秒以上的区间上存在多个极小值时,一边通过从所求得的极大值向极小值每次向较低的值滑动某一确定的间隔的要领来设定可变闭眼阈值,一边相对于各可变闭眼阈值提取往返经过可变闭眼阈值的眨眼,来求出眨眼间间隔。若所求得的眨眼间间隔例如在1秒以下且在0.2秒以上,则判断为发生了频发性眨眼,由此检测频发性眨眼。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频发性眨眼,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困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29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3286.7
申请日:2010-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81 , G06T7/73
Abstract: 即使在内眼角及外眼角部分由于噪声而未被显现的情况下,也高精度地检测内眼角位置及外眼角位置作为脸部特征点。将通过根据图像检测出的表示内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3、表示外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4、与上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1(第一参数)及与下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2(第二参数)来表示的贝赛尔曲线作为第一眼睑形状模型,并在固定了第一眼睑形状模型与图像包含的眼睑形状之间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1及P2的第二眼睑形状模型中,将变更表示内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3(第三参数)及表示外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4(第四参数)时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3及P4决定为内眼角的第二位置及外眼角的第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14932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80135508.X
申请日:2009-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8/06 , A61B5/1103 , A61B5/18 , A61B5/6821 , A61B2503/22
Abstract: 拍摄装置(12)对包括驾驶员的眼睛的区域进行拍摄,眼睛开度检测部(24)检测眼睛开度。然后,特征量提取部(30)利用阈值存储部(28)所存储的标准闭眼阈值、值较大的闭眼阈值及值较小的闭眼阈值,从检测到的眼睛开度的时序数据中提取多种眨眼特征量。阈值判定部(32)对多种眨眼特征量进行阈值判定,困倦判定部(34)基于对多种眨眼特征量的阈值判定的结果来判定驾驶员的困倦状态。这样,利用适合于眨眼特征量种类的阈值来提取眨眼特征量,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困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14932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0980135508.X
申请日:2009-09-15
IPC: A61B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8/06 , A61B5/1103 , A61B5/18 , A61B5/6821 , A61B2503/22
Abstract: 拍摄装置(12)对包括驾驶员的眼睛的区域进行拍摄,眼睛开度检测部(24)检测眼睛开度。然后,特征量提取部(30)利用阈值存储部(28)所存储的标准闭眼阈值、值较大的闭眼阈值及值较小的闭眼阈值,从检测到的眼睛开度的时序数据中提取多种眨眼特征量。阈值判定部(32)对多种眨眼特征量进行阈值判定,困倦判定部(34)基于对多种眨眼特征量的阈值判定的结果来判定驾驶员的困倦状态。这样,利用适合于眨眼特征量种类的阈值来提取眨眼特征量,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困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41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12708.9
申请日:2010-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18 , A61B5/1103 , A61B5/1128 , A61B5/6821 , A61B2503/22 , B60K28/06 , G08B21/06
Abstract: 根据所提取的眨眼的闭眼持续时间为规定时间(例如1秒)以上的区间中的眼睑开度的时序数据,求出极大值及极小值。在闭眼持续时间为1秒以上的区间上存在多个极小值时,一边通过从所求得的极大值向极小值每次向较低的值滑动某一确定的间隔的要领来设定可变闭眼阈值,一边相对于各可变闭眼阈值提取往返经过可变闭眼阈值的眨眼,来求出眨眼间间隔。若所求得的眨眼间间隔例如在1秒以下且在0.2秒以上,则判断为发生了频发性眨眼,由此检测频发性眨眼。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频发性眨眼,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困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29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80013286.7
申请日:2010-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81 , G06T7/73
Abstract: 即使在内眼角及外眼角部分由于噪声而未被显现的情况下,也高精度地检测内眼角位置及外眼角位置作为脸部特征点。将通过根据图像检测出的表示内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3、表示外眼角的第一位置的固定的控制点P4、与上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1(第一参数)及与下眼睑位置候补相对应的控制点P2(第二参数)来表示的贝赛尔曲线作为第一眼睑形状模型,并在固定了第一眼睑形状模型与图像包含的眼睑形状之间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1及P2的第二眼睑形状模型中,将变更表示内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3(第三参数)及表示外眼角位置候补的控制点P4(第四参数)时的拟合评价值λ最大时的P3及P4决定为内眼角的第二位置及外眼角的第二位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