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制备NiO纳米片薄膜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46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953379.7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生长在镍基体上制备NiO纳米片薄膜材料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将金属镍基体清洗除尘、除锈、除油以获得清洁的镍表面;其次,配制水性电解液,原料为碳酸盐,其浓度为10‑300g/L;然后,将电解液放入反应釜中,同时将干净的镍基体浸入电解液中,并密封反应釜,再将反应釜置于马弗炉中在150‑250℃进行水热反应10‑96小时,使得金属镍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前驱体薄膜;最后,将水热后的电极取出、清净、干燥,并置于加热炉中在250‑500℃下进行脱水热处理,即获得原位生长的NiO纳米片薄膜材料。本发明原材料廉价、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NiO薄膜材料分布均匀、厚度可控,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一种自支撑镍铁水滑石/石墨烯析氧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90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4192.1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镍铁水滑石/石墨烯析氧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镍基载体剪裁成合适的尺寸后,使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超声波清洗后干燥;以石墨粉为原料,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加入超纯水中,制成稳定的均质分散液;将六水合镍硝酸盐、九水合铁硝酸盐、尿素以及氟化铵逐一添加至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得到反应液;镍基载体加入反应液中,经一步水热反应后,自然冷确,取出制备好的材料,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溶液多次振荡洗涤后干燥,即制得。将所述析氧电催化剂作为正极,直接用于碱性溶液电解水。该催化剂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都低且工作稳定性好。

    一种基于三价铬钝化锌的水系储能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35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06912.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价铬钝化锌的水系储能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水系储能负极包含金属锌,金属锌表面内层的三价铬化合物和金属锌表面外层的有机物。本发明原料采用商品化的三价铬钝化剂和封闭剂,以电池性能为检测指标,对钝化液和封闭液的浓度、温度、时间进行简单的工艺优化即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安全环保的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氧化钴薄膜电极的原位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92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17272.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H01G11/86

    Abstract: 一种氧化钴薄膜电极的原位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1)将金属镍基体清洗除尘、除锈、除油以获得清洁的镍表面;(2)通过电镀技术在金属镍基体表面电沉积金属钴层;(3)配置原位制备所用的电解质溶液,溶剂为去离子水,溶质主要成分为碳酸盐;(4)将清洗干净的镀钴的电极浸入到所配置的电解质溶液中,通过自氧化技术对电极表面进行持续活化;(5)将完成上步反应的电极取出,清洗并干燥后放在坩埚中,置于马弗炉中在150℃-500℃热处理2小时,即可获得氧化钴薄膜电极。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材料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所制备薄膜电极导电性好、比表面积高、储能活性高,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一种超薄Co(CO3)0.5(OH)·0.11H2O纳米片胶状产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129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20268.6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薄Co(CO3)0.5(OH)·0.11H2O纳米片胶状产品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将按化学计量比过量的金属钴和碳酸盐加入到pH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0天以上,制备出含钴的过饱和溶液;将含钴的过饱和溶液与去离子水按大于1:2的体积比混合,即可得到絮状沉淀物;将所得絮状沉淀物离心或过滤分离得絮状沉淀物,然后对沉淀物进行洗涤,先后用去离子水及乙醇、乙二醇或丙酮洗涤并离心或过滤分离,然后保存在有机溶剂中。本发明所制备的Co(CO3)0.5(OH)·0.11H2O产品的精细结构为超薄纳米片结构,产品纯度高,厚度均匀,具有很高的表面积。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生产价格低、周期短,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一种超薄Co(CO3)0.5(OH)·0.11H2O纳米片胶状产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129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0268.6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薄Co(CO3)0.5(OH)·0.11H2O纳米片胶状产品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将按化学计量比过量的金属钴和碳酸盐加入到pH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0天以上,制备出含钴的过饱和溶液;将含钴的过饱和溶液与去离子水按大于1:2的体积比混合,即可得到絮状沉淀物;将所得絮状沉淀物离心或过滤分离得絮状沉淀物,然后对沉淀物进行洗涤,先后用去离子水及乙醇、乙二醇或丙酮洗涤并离心或过滤分离,然后保存在有机溶剂中。本发明所制备的Co(CO3)0.5(OH)·0.11H2O产品的精细结构为超薄纳米片结构,产品纯度高,厚度均匀,具有很高的表面积。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生产价格低、周期短,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一种用于电化学析氧的铁掺杂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404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010567.0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化学析氧的铁掺杂镍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主要是清洁金属镍基体表面,配制碱性电解液,金属碱的化合物的浓度为100‑300g/L,控制pH值大于14;再将清洗干净的镍基体作为工作电极浸入碱性电解液中,另一片面积相等的金属铁电极作为对电极一并加入到碱性电解液,同时将过量的铁元素加入到碱性电解液;最后通过电化学技术对镍电极表面进行循环极化1‑24小时后,即可在镍基体表面获得一层铁掺杂的镍基化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原材料廉价,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具有高电化学析氧催化活性并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一种氧化钛超细纳米线簇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31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74795.8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47 C01P2004/04 C01P2004/16 C25D11/26

    Abstract: 一种氧化钛超细纳米线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以金属钛基体作为原材料,通过酸洗碱洗以获得清洁表面,再配制碱性电解质溶液,溶质的主要成分为金属碱和碱金属氯化物,添加剂为的氧化剂;将清洁干燥的金属钛基体作为工作电极浸入上述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再放入另一片面积相等的对电极,通过电化学技术获得沉淀前驱体;将所获得的前驱体分离、清洗并干燥,进而在马弗炉里进行热处理,即可获得氧化钛超细纳米线簇材料。本发明原材料廉价,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一种用于电化学析氧的铁掺杂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4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10567.0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C25B11/0478 C25B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化学析氧的铁掺杂镍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主要是清洁金属镍基体表面,配制碱性电解液,金属碱的化合物的浓度为100‑300g/L,控制pH值大于14;再将清洗干净的镍基体作为工作电极浸入碱性电解液中,另一片面积相等的金属铁电极作为对电极一并加入到碱性电解液,同时将过量的铁元素加入到碱性电解液;最后通过电化学技术对镍电极表面进行循环极化1‑24小时后,即可在镍基体表面获得一层铁掺杂的镍基化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原材料廉价,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具有高电化学析氧催化活性并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