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剂的生物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676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1285365.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附剂的生物再生方法,其主要是先将处理含磷废水吸附饱和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P、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P分别滤出烘干待再生;用f/2培养液培养小球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得到藻悬液;在f/2培养液中加入藻悬液,调节pH值为6.5~8.5、盐度为0~0.6mol/L(以NaCl计)、补充外源物质N的最终浓度为2.5%~12.5%;得到再生藻液;按每25mL~500mL再生藻液投加0.1g交换树脂的比例,将上述交换树脂D201‑P、D301‑P放入再生藻液中,再生3~5天后,将再生好的交换树脂取出洗净烘干,待循环使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再生吸附剂的同时磷可以得到生物利用。

    基于珊瑚砂的载银复合材料及其杀菌除藻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622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528493.5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珊瑚砂载银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将硝酸银配置成摩尔浓度为0.1‑0.2mol/L的水溶液,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事先洗净并烘干的珊瑚砂,超声分散后,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再向珊瑚砂的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3‑5h,过滤珊瑚砂,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残存的银离子,烘干,制得银的固载量为6.97‑13.25mg Ag/0.2g的珊瑚砂载银复合材料;上述珊瑚砂载银复合材料用于水的杀菌除藻,可以净化水质。本发明生产工艺易控制,生产成本较低,制得的载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杀菌除藻效果,杀菌率均达到99%以上,对小球藻的生长抑制率达到90%以上。

    磷酸锆纳米花‑卤虫卵壳除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3851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586484.2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磷酸锆纳米花‑卤虫卵壳除氟吸附剂,它是一种在卤虫卵壳孔道骨架表面固定的纳米磷酸锆复合材料;向氧氯化锆前驱体溶液中加入卤虫卵壳,反应8‑12h后过滤置于磷酸溶液中,常温反应2‑8h,然后进行过滤并用水冲洗至中性,40‑60℃热处理10‑20h后烘干其担载量为8%~37%;将受氟污染水顺流通过装填有上述除氟吸附剂的固定床装置,出水可达安全控制标准;将使用后吸附饱和的除氟吸附剂用NaOH与NaCl混合溶液脱附,脱附后用充分清洗至中性可循环使用。经本发明的除氟吸附剂处理后,出水氟浓度低于1mg/L以下,且吸附效果显著。

    一种载银抗菌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00487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479389.3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王素凤 敖静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银抗菌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将卤虫卵壳高压灭菌,置于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超声分散,然后磁力搅拌,溶液中的Ag+分散到卤虫卵壳的孔道内,加入乙二醇溶液,将卤虫卵壳孔道内的Ag+还原为银单质,过滤、水洗、烘干,制得卤虫卵壳载银生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生产工艺易控制,生产成本较低,制得的卤虫卵壳负载银生物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能在短时间内杀灭军团菌。

    一种从中肋骨条藻中提取硅质壳体的简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106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06952.3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从中肋骨条藻中提取硅质壳体的简易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把中肋骨条藻藻液放入离心机,得到中肋骨条藻浓缩液A;向中肋骨条藻浓缩液A中加入稀盐酸,在80~90℃下酸洗1h,离心,得到酸洗中肋骨条藻浓缩液B;向酸洗中肋骨条藻浓缩液B中加入去离子水,离心,重复至少3遍,得到水洗中肋骨条藻浓缩液C;向水洗中肋骨条藻浓缩液C中加入等体积无水乙醇,加热搅拌至微沸,趁热再离心,重复至少3遍,得到醇洗中肋骨条藻浓缩液D;将醇洗中肋骨条藻浓缩液D放置于烘箱中,烘干后的固体即为高纯度中肋骨条藻壳体。该方法安全高效,能使中肋骨条藻壳保有原有种属硅藻的形貌和微观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并对环境无污染。

    一种氧化锆-卤虫卵壳生物复合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632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442432.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锆‑卤虫卵壳生物复合吸附剂,它是一种在卤虫卵壳孔道内附着氧化锆纳米颗粒的生物复合吸附剂。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以水或乙醇为溶剂,锆的质量百分数为1‑10%,制备成前驱体反应试剂,按每立升10‑300g的比例,将卤虫卵壳加入上述反应试剂中,温度40℃‑80℃,反应8‑12h,过滤并将其置于质量百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或5‑20%氨水溶液中,常温反应1‑4h,然后过滤并用去离子水、蒸馏水或天然水冲洗至中性,60‑90℃热处理4‑10h后烘干。吸附饱和后的生物复合吸附剂用HCl与NaCl的混合液脱附后可反复使用。本发明吸附能力强,运行成本低,环保效益明显。

    一种利用载锆纳米杂化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238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5361.6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载锆纳米杂化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的方法,其主要是:将无机纳米氧化锆通过前驱体扩散-原位沉积技术固定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制得纳米氧化锆-球形交换树脂杂化吸附剂。将该杂化吸附剂装填在吸附柱体系中,将受重金属污染的水温度控制为5℃~55℃,pH=3~7以顺流的方式通过吸附柱去除净化。吸附后的杂化材料用HNO3或HCl与Ca(NO3)2或NaCl的混合液脱附,脱附后的杂化吸附材料能够反复使用。当受重金属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Na+、K+、Ca2+、Mg2+等竞争离子时,经本发明吸附材料处理后,出水重金属离子仍能降低到安全控制标准以下,且效果显著。

    一种吸附剂的生物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676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285365.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吸附剂的生物再生方法,其主要是先将处理含磷废水吸附饱和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P、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P分别滤出烘干待再生;用f/2培养液培养小球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离心得到藻悬液;在f/2培养液中加入藻悬液,调节pH值为6.5~8.5、盐度为0~0.6mol/L(以NaCl计)、补充外源物质N的最终浓度为2.5%~12.5%;得到再生藻液;按每25mL~500mL再生藻液投加0.1g交换树脂的比例,将上述交换树脂D201-P、D301-P放入再生藻液中,再生3~5天后,将再生好的交换树脂取出洗净烘干,待循环使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再生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再生吸附剂的同时磷可以得到生物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