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0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280105.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IPC: A01K6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埋栖性贝类精准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底播装置与牵引行走机构连接,从而实现行走播苗;底播装置包括主梁架、开沟机构、播苗机构、覆土机构以及浮力机构;开沟机构设置于主梁架的底部,并能够在水底面的泥沙下开出沟槽;播苗机构设置于主梁架上,并能够将埋栖性贝类的苗种播放于沟槽内;覆土机构设置于主梁架上,并能够对播苗后的沟槽完成覆土作业;浮力机构设置于主梁架上,并能够对主梁架进行下沉或上浮;牵引行走机构设置于水面上,并通过缆绳与主梁架连接,从而能够带动主梁架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自行挖出沟槽进行播苗和覆土,使贝苗获得充分潜砂时间,避免受敌害生物的侵袭,提高贝苗成活率,无需人工下潜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7770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97837.3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淡水养殖技术领域的一种能够自动清洁的淡水鱼养殖池,包括:养殖池组件;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与所述养殖池组件连接,所述排污机构上的部分结构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组件的外侧;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与所述养殖池组件连接;光电检测机构,所述光电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养殖池组件和平移驱动机构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养殖池组件的外侧壁上,该种能够自动清洁的淡水鱼养殖池,通过光电检测机构对养殖池内沉淀的污物含量进行检测,根据光电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排污机构对沉淀的污物进行排污,能够在养殖状态下对养殖池进行清理,清理周期短,能够有效的保障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776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707525.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螺幼体室内小水体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属于香螺养殖技术领域,一种香螺幼体室内小水体养殖系统包括养殖主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养殖主箱体内的养殖模块和水处理模块;养殖模块内部设置若干养殖基质层;养殖模块与水处理模块之间通过具有镂空孔的隔板分隔;水处理模块配置成通过镂空孔组将养殖模块中的有机质吸走并排出所述养殖主箱体外。一种香螺幼体室内小水体养殖方法包括干制饵料小球;将饵料小球置入投饲盘中进行投饲;对养殖基质进行维护。本发明能够实现香螺在小水体中的工厂化养殖,对胶状排泄物及粘液等悬浮有机质和浮饵进行有效处理,且投资成本低、香螺养殖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59449.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来源于大菱鲆肠道的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666)制成冻干菌粉后,经拌饲投喂实验证实,外源补充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提高了养殖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该菌株对大菱鲆肠道产生积极影响,增加了肠道几种潜在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水平,经攻毒实验证实,外源补充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可以延缓大菱鲆因感染杀鲑气单胞菌BHAS‑1而导致的发病死亡,增强养殖大菱鲆的抗病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59449.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来源于大菱鲆肠道的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666)制成冻干菌粉后,经拌饲投喂实验证实,外源补充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提高了养殖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该菌株对大菱鲆肠道产生积极影响,增加了肠道几种潜在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水平,经攻毒实验证实,外源补充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可以延缓大菱鲆因感染杀鲑气单胞菌BHAS‑1而导致的发病死亡,增强养殖大菱鲆的抗病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77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29779.5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IPC: A22C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扇贝清洗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扇贝移动组件、冲洗组件和翻料组件,本发明通过在壳体顶部设置盖板,壳体侧壁开设进料口,在壳体内部设置驱动组件和扇贝移动组件,壳体侧壁设置有冲洗组件,盖板底部设置有翻料组件,通过从进料口将扇贝置于扇贝移动组件内部,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扇贝移动组件前后往复移动,带动扇贝在壳体内部前后往复移动,在扇贝移动组件移动过程中带动冲洗组件对扇贝移动组件内部的扇贝进行冲洗,并在扇贝移动组件移动时带动翻料组件对扇贝移动组件内部的扇贝进行翻面,直至扇贝移动组件内部的扇贝冲洗干净后,将扇贝从进料口取出即可,增加对扇贝的冲洗范围,提高了扇贝的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80105.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IPC: A01K6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埋栖性贝类精准底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底播装置与牵引行走机构连接,从而实现行走播苗;底播装置包括主梁架、开沟机构、播苗机构、覆土机构以及浮力机构;开沟机构设置于主梁架的底部,并能够在水底面的泥沙下开出沟槽;播苗机构设置于主梁架上,并能够将埋栖性贝类的苗种播放于沟槽内;覆土机构设置于主梁架上,并能够对播苗后的沟槽完成覆土作业;浮力机构设置于主梁架上,并能够对主梁架进行下沉或上浮;牵引行走机构设置于水面上,并通过缆绳与主梁架连接,从而能够带动主梁架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自行挖出沟槽进行播苗和覆土,使贝苗获得充分潜砂时间,避免受敌害生物的侵袭,提高贝苗成活率,无需人工下潜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614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9453.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IPC: A23K10/18 , A23K50/80 , A61K35/741 , A61P1/00 , A61P1/14 , A61P37/04 , C12N1/20 , C12N1/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来源于大菱鲆肠道的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在大菱鲆养殖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其中,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666)制成冻干菌粉后,经拌饲投喂实验证实,外源补充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提高了养殖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该菌株对大菱鲆肠道产生积极影响,增加了肠道几种潜在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水平,经攻毒实验证实,外源补充铁达尼盐单胞菌HT‑Tc3可以延缓大菱鲆因感染杀鲑气单胞菌BHAS‑1而导致的发病死亡,增强养殖大菱鲆的抗病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3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147898.0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养殖用废水净化工艺及其装置,包括筒体和净化单元,所述筒体底部安装有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转动安装有净化板,所述净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座,且转座底部设置有清理刷毛;筒体和净化单元之间便于装卸,通过翻转电机工作带动净化板旋转,实现净化板与净化单元的拆装,同时当净化板与净化单元完成安装时,筒体作用于环板带动连接杆以及第一活塞下移,压缩第一弹簧,将内腔中的空气压入储气筒内,带动第二活塞和升降轴上移,压缩第二弹簧,此时转座上移,清理刷毛悬空在净化板上,避免对净化板进行遮挡,保证净化板的过滤面积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2472.4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IPC: C12N1/20 , A61K39/104 , A61P31/04 , C12R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大菱鲆来源的对大菱鲆具有致病性的恶臭假单胞菌PPD2及其应用,属于病原微生物筛选技术领域。其中,该恶臭假单胞菌PPD2是从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凸、腹腔腹水、肝充血、脾肾肿胀为主要特征的患病大菱鲆的内脏中筛选获得的,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3180。该恶臭假单胞菌PPD2对大菱鲆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起养殖大菱鲆患病死亡,且该菌株对β‑内酰胺类3种、大环内酯类1种和多肽类1种抗生素具有抗性,用该恶臭假单胞菌PPD2制备灭活疫苗,可有效防控大菱鲆恶臭假单胞菌病,减少抗生素类药物滥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