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氮化钼纳米颗粒/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171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3718.5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氮化钼纳米颗粒/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三氧化钼纳米棒表面包覆一层聚吡咯;再将其经高温碳化、氨水刻蚀得到空心的二氧化钼/碳纳米管;将二氧化钼/碳纳米管在氨气气氛中进行加热,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氮化钼纳米颗粒;最后对其熏硫;所述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有效吸附多硫化物并加速电解质的传质,此外,MoN具有很高的内在催化活性,能够快速转化多硫化物,由于协同效应,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得到有效增强,能够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

    一种管状二氧化锡、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7494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668721.5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二氧化锡、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制备纳米级棒状羟基锡酸铜前驱物,再将其在酸性溶液中经水热反应制备二氧化锡纳米管,后再用多巴胺对二氧化锡纳米管进行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可作为气体传感器进行应用,在应用于气体传感器时,其中空结构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在敏感膜内扩散传递,从而使其对空气中的有机挥发性气体有很高的敏感响应。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进行应用,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其能很好的缓冲二氧化锡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一种负载硫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碳化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38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23705.8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硫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碳化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三氧化钼纳米棒表面包覆一层聚吡咯;再将其经高温碳化、氨水刻蚀得到空心的二氧化钼/碳纳米管;将二氧化钼/碳纳米管和可溶的有机小分子碳材料分散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经浸泡、干燥后在还原性气氛中高温反应,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碳化钼纳米颗粒;最后对其熏硫;其管状结构内部存在众多空隙,有利于提高硫的负载量,为硫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同时,极性的碳化钼纳米颗粒对多硫化锂的氧化还原过程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同时又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碳包覆二氧化锡/硫化锌空心立方块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9003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68584.5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二氧化锡/硫化锌空心立方块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池,通过将立方块状ZnSn(OH)6纳米材料与尿素和硫脲混合,经水热反应制备得到SnO2/ZnS空心立方块纳米材料,再在其表面包覆多巴胺作为碳源,经加热碳化后即可制备得到碳包覆二氧化锡/硫化锌空心立方块微纳复合材料;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其中空结构和碳包覆、以及表面的粗糙多孔形貌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更好的增加电解质与其的接触,也能够很好的缓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维持材料微结构;SnO2与ZnS两种化合物间的协同效应可提高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速率,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mA g-1时,循环100次后电池容量仍然高达870mAh g-1。

    一种碳包覆二氧化锡/硫化锌空心立方块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900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668584.5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二氧化锡/硫化锌空心立方块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与电池,通过将立方块状ZnSn(OH)6纳米材料与尿素和硫脲混合,经水热反应制备得到SnO2/ZnS空心立方块纳米材料,再在其表面包覆多巴胺作为碳源,经加热碳化后即可制备得到碳包覆二氧化锡/硫化锌空心立方块微纳复合材料;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其中空结构和碳包覆、以及表面的粗糙多孔形貌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更好的增加电解质与其的接触,也能够很好的缓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维持材料微结构;SnO2与ZnS两种化合物间的协同效应可提高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速率,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mA g‑1时,循环100次后电池容量仍然高达870mAh g‑1。

    一种管状二氧化锡、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749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68721.5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二氧化锡、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制备纳米级棒状羟基锡酸铜前驱物,再将其在酸性溶液中经水热反应制备二氧化锡纳米管,后再用多巴胺对二氧化锡纳米管进行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可作为气体传感器进行应用,在应用于气体传感器时,其中空结构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在敏感膜内扩散传递,从而使其对空气中的有机挥发性气体有很高的敏感响应。碳包覆管状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进行应用,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其能很好的缓冲二氧化锡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